中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三、选题过程 | 第14-15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5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5-16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(一) 研究方法选取 | 第16页 |
(二) 资料收集 | 第16-17页 |
(三) 资料分析 | 第17-18页 |
六、本文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七、本文的局限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| 第20-29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20-22页 |
(一)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1页 |
(二) 基督徒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2页 |
(三)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22页 |
二、核心概念 | 第22-25页 |
(一) 社会工作者 | 第22-23页 |
(二) 基督教信仰 | 第23-24页 |
(三) 职业认同 | 第24-25页 |
三、理论视角 | 第25-28页 |
(一)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| 第25-26页 |
(二) 自我认同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三) 社会认同理论 | 第27-28页 |
四、分析框架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具有基督教信仰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| 第29-44页 |
一、Z机构的整体情况介绍 | 第29-30页 |
二、Z机构社会工作者目前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| 第30-37页 |
(一) 访谈对象(社会工作者)基本情况 | 第30-31页 |
(二) Z机构社会工作者基督教信仰与职业认同的建构过程 | 第31-37页 |
三、困扰Z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因素 | 第37-40页 |
(一)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| 第37-38页 |
(二) 服务对象的家长对社会工作者缺乏充分的理解 | 第38页 |
(三) 机构的薪酬待遇困扰 | 第38-39页 |
(四) 外界的认可度低 | 第39页 |
(五) 其他方面的考虑与困扰 | 第39-40页 |
四、Z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调整措施 | 第40-44页 |
(一) 宏观层面 | 第40页 |
(二) 微观层面 | 第40-44页 |
第四章 具有基督教信仰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4-51页 |
一、Z机构社会工作者的内心需要与职业认同 | 第44-45页 |
二、Z机构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与职业认同 | 第45-49页 |
(一) 爱与助人 | 第45-47页 |
(二) 尊重 | 第47-48页 |
(三) 平等 | 第48页 |
(四) 接纳 | 第48-49页 |
三、Z机构社会工作者的收获与职业认同 | 第49-51页 |
(一) 专业价值观的内化 | 第49页 |
(二) 提升了管理、策划、建立关系等专业技能 | 第49页 |
(三) 个人的成长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对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启示 | 第51-56页 |
一、重视个人的价值目标 | 第52页 |
二、借鉴吸收基督教信仰中的积极价值 | 第52页 |
三、增加大众传媒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可 | 第52-53页 |
四、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与深化 | 第53页 |
五、改革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| 第53-54页 |
六、增加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