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土力学论文

周至任家城黄土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监测预警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1.6 研究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 边坡工程地质概况第18-22页
    2.1 交通位置第18页
    2.2 气象水文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地形地貌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地层岩性第20页
    2.5 地质构造第20-21页
    2.6 水文地质条件第21页
    2.7 人类工程活动第21-22页
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第22-34页
    3.1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边坡形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边坡结构第24-26页
    3.2 边坡失稳条件第26-28页
    3.3 边坡稳定性评价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定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定量稳定性评价第29-34页
第四章 不同裂隙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第34-4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4.2 SEEP/W 简介第34-35页
    4.3 SEEP/W 软件中的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EEP/W 软件中的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EEP/W 中渗流控制方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有限元计算方法第36页
    4.4 降雨入渗过程模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斜坡的几何形状及土的土力学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渗流计算的网格划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第38页
    4.5 不同裂隙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评价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距坡顶 1m,裂缝深度分别为 1m、3m 及 5m 时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距坡顶 3m,裂缝深度分别为 1m、3m 及 5m 时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距坡顶 5m,裂缝深度分别为 1m、3m 及 5m 时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不同位置,不同深度裂缝对边坡孔隙水压力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不同位置,不同深度裂缝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第46-48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边坡风险评估第49-5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5.2 任家城边坡危岩体概况第49-50页
    5.3 边坡危岩体滑动模拟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LS_RAPID 软件简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LS_RAPID 三维滑坡模拟原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参数获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任家城边坡地形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任家城边坡三维运动模拟第53-54页
    5.4 任家城边坡危险性评价第54-58页
第六章 边坡监测预警第58-72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58页
    6.2 边坡监测目的第58页
    6.3 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第58-59页
    6.4 系统组成及特点第59页
    6.5 监测设计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边坡监测点布设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具体监测项目和议器第61-65页
    6.6 监测系统的运行第65页
    6.7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65-71页
    6.8 小结第71-72页
第七章 结论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流三角洲沉积的沉积相带图绘制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流函数理论的波浪荷载作用下的自由海床动力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