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 | 第13-16页 |
(一) 革命母亲 | 第13-14页 |
(二) 革命女英雄 | 第14-15页 |
(三) 知识女性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(一)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二) 叙事学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三) 原型批评方法 | 第18页 |
(四) 文化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革命母亲 | 第20-28页 |
一、母亲原型 | 第20-22页 |
二、政治典型:高度政治化的母亲 | 第22-24页 |
(一) 思想的转变 | 第23页 |
(二) “母爱”的升华 | 第23-24页 |
三、道德英雄:回归传统的革命母亲 | 第24-28页 |
(一) 传统社会中的母亲形象 | 第25-26页 |
(二) 角色转换与文化传统的缝合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革命女英雄 | 第28-36页 |
一、十七年电影时期塑造的女英雄 | 第28-32页 |
(一) 身份的转换 | 第29-30页 |
(二) “雄化”的形象 | 第30-31页 |
(三) “革命+恋爱”的爱情 | 第31-32页 |
二、90 年代以来主旋律与商业化夹缝中的女英雄 | 第32-36页 |
(一) 传统女性身份的恢复 | 第33-34页 |
(二) “革命+爱情”的商业化重写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知识女性 | 第36-46页 |
一、女性与知识分子身份的合谋 | 第36-40页 |
(一) 知识女性身份的获得 | 第36-38页 |
(二) 知识女性的成长模式 | 第38-40页 |
二、革命的“灰姑娘” | 第40-43页 |
(一) 女性身份的获得 | 第40-41页 |
(二) 被放逐的爱情 | 第41-43页 |
三、90 年代以来的“美女爱英雄” | 第43-46页 |
(一) 革命英雄到“王子”的转变 | 第44-45页 |
(二) “爱情+权力”的爱情婚姻模式 | 第45-46页 |
结束语 | 第46-48页 |
注释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