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里士多德幸福政治观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引论 | 第7-15页 |
| (一)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| 第7-9页 |
| 1、选题缘由 | 第7-8页 |
| 2、研究价值 | 第8-9页 |
| (二) 选题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| 1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2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3、简要评述 | 第12页 |
| (三)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(四) 论文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1、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| 2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一、亚里士多德幸福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| 第15-38页 |
| (一) 幸福与政治的主要关系 | 第15-30页 |
| 1、政治的基本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2、幸福及其本质 | 第16-20页 |
| 3、公民是城邦政治的主体 | 第20-22页 |
| 4、幸福是政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 | 第22-25页 |
| 5、政治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和保障 | 第25-30页 |
| (二) 幸福实现的政治路径 | 第30-38页 |
| 1、优良政体是城邦的基础 | 第30-32页 |
| 2、法律是城邦优良的统治者 | 第32-35页 |
| 3、公民教育是最有效的方式 | 第35-36页 |
| 4、私有制是必要条件 | 第36页 |
| 5、城邦治理是有力保证 | 第36-38页 |
| 二、亚里士多德幸福政治观的评析 | 第38-46页 |
| (一) 幸福政治观的重要影响 | 第38-41页 |
| (二) 幸福政治观的局限之处 | 第41-46页 |
| 1、幸福政治观的理论局限性 | 第41-43页 |
| 2、幸福政治观的实践局限性 | 第43-46页 |
| 三、亚里士多德幸福政治观的现代启示 | 第46-54页 |
| (一) 对公民生活的启示 | 第46-49页 |
| 1、公民对幸福的认识与追求 | 第46-48页 |
| 2、公民对自身与国家关系的认知 | 第48-49页 |
| (二) 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| 第49-54页 |
| 1、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| 第50-51页 |
| 2、民主政治的取向 | 第51-52页 |
| 3、公平与效率的并重 | 第52-54页 |
| 结语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| (一) 著作类 | 第55-57页 |
| (二) 论文类 | 第57-60页 |
| (三) 英文文献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