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哲学理论论文--历史唯物主义(唯物史观)论文

历史与人的解放--罗莎·卢森堡社会革命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导论:她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之鹰——罗莎·卢森堡生平及研究现状第9-25页
 第一节:罗莎·卢森堡的生平、著作、思想资源第9-18页
 第二节:卢森堡思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8-25页
  (一) 罗莎·卢森堡研究综述第18-20页
  (二) 国内罗莎·卢森堡研究现状第20-25页
第一章:革命的思想武器第25-60页
 第一节:马克思思想中的内在张力第25-37页
  (一) 辩证法思想——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第30-31页
  (二) 对社会意识的分析第31-33页
  (三) 社会变革机制第33-34页
  (四) 对历史的认识第34-37页
 第二节:卢森堡眼中的马克思主义第37-49页
  (一) 马克思主义的停滞第37-41页
  (二) 卡尔·马克思的历史功绩第41-47页
  附: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第47-49页
 第三节:"革命"与"改良"——历史发展的两条道路?第49-60页
  (一) 如何在目的层面理解社会革命第50-54页
  (二) 如何在手段层面理解社会革命第54-56页
  (三) 如何理解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存在论根基第56-60页
第二章:革命实践中的理论困境第60-89页
 第一节: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第60-66页
  (一) 如何理解1905年俄国革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第60-64页
  (二) 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第64-66页
 第二节:群众的自发性和党的领导第66-79页
  (一) 如何看待群众罢工第66页
  (二) 群众的自发性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第66-70页
  (三) 无产阶级能否成为革命主体?第70-77页
  (四) 后人对卢森堡自发性理论的研究第77-79页
 第三节:理论和实践第79-89页
  (一)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现实斗争中的体现——论"疲劳战略"第79-81页
  (二) 夺取政权后的社会主义建设——论俄国的十月革命第81-89页
第三章: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保证——资本主义的发展界限第89-138页
 第一节:总资本的积累问题第89-105页
  (一) 什么是再生产?第90-96页
  (二) 什么是"社会总资本"?第96-102页
  (三) 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第102-105页
 第二节:资本积累理论的历史发展第105-115页
  (一) 前马克思主义的论战第105-109页
  (二) 马克思主义的论战第109-115页
 第三节: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第115-126页
  (一) 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存在的问题第115-120页
  (二) 卢森堡的解决之道第120-124页
  (三) 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第124-126页
 第四节:资本积累问题的当代考察第126-138页
  (一) 资本积累的界限与"自动崩溃论"第127-129页
  (二) 虚拟资本与资本积累第129-132页
  (三) 经济危机与不革命的无产阶级第132-135页
  (四) 全球化与人类的解放第135-138页
第四章 (结语):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——评卢森堡的革命思想第138-146页
 第一节:作为整体的罗莎·卢森堡的思想主张第138-141页
  (一) 卢森堡思想本身的整体性第138-139页
  (二) 对卢森堡社会革命思想的研究要在其思想整体中展开第139-141页
 第二节: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第141-146页
  (一) 马克思《论犹太人问题》的启示第141-145页
  (二) 卢森堡在政治革命中对社会革命的坚持第145-146页
参考书目第146-153页
后记第153-154页

论文共1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群与他群中的自我与他人--阿尔弗雷德·舒兹的社会现象学的主要论题
下一篇:充分根据律及其适用范围--叔本华哲学基础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