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爱尼人婚姻变迁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一)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二)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| 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| (一)有关少数民族婚姻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(二)有关爱尼人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(三)有关本文田野点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(一)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| (二)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五、创新之处与重点难点 | 第17-19页 |
| (一)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
| (二)重点难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勐腊爱尼人的传统婚姻 | 第19-27页 |
| 一、婚姻形式 | 第19-20页 |
| (一)血缘婚 | 第19页 |
| (二)对偶婚 | 第19-20页 |
| 二、婚姻观念 | 第20-22页 |
| (一)族内通婚 | 第20-21页 |
| (二)三代不婚 | 第21页 |
| (三)早婚早育 | 第21-22页 |
| (四)与傣族不通婚 | 第22页 |
| 三、亲属制度 | 第22-27页 |
| (一)虚拟亲属关系 | 第22-23页 |
| (二)血缘亲属关系 | 第23-25页 |
| (三)姻亲亲属关系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勐腊爱尼人婚姻现状 | 第27-43页 |
| 一、田野概况 | 第27-35页 |
| (一)田野点的基本情况 | 第27页 |
| (二)调查样本 | 第27-28页 |
| (三)调查内容 | 第28-35页 |
| 二、婚姻观念 | 第35-37页 |
| 三、婚姻形式 | 第37-39页 |
| 四、婚礼仪式 | 第39-40页 |
| 五、亲属制度 | 第40-43页 |
| (一)传统的家庭结构 | 第40-41页 |
| (二)当代爱尼人家庭结构变迁 | 第41页 |
| (三)邻里关系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章 勐腊爱尼人婚姻变迁的影响因素 | 第43-52页 |
| 一、生计方式转变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(一)游牧、游耕、定耕的转变 | 第43页 |
| (二)集体经营到个体经营 | 第43-44页 |
| (三)橡胶种植文化 | 第44页 |
| 二、村寨生活变化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(一)村寨管理习俗的现代转型 | 第44-45页 |
| (二)家族多元化 | 第45-46页 |
| (三)村民土地产权意识增强 | 第46页 |
| 三、现代文化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| (一)社会文化交流频繁 | 第46-48页 |
| (二)社会文化变迁加快 | 第48-50页 |
| (三)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| 第50页 |
| 四、人口流动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| (一)汉族在民族之间通婚的作用 | 第50-51页 |
| (二)民族群体间的内部异化 | 第51-52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52-57页 |
| 一、婚姻形式多样化 | 第52页 |
| 二、婚姻观念现代化 | 第52-53页 |
| 三、婚姻范围多元化 | 第53-54页 |
| 四、家庭关系复杂化 | 第54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