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实验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12-19页 |
1.1 实验方法 | 第12-17页 |
1.1.1 同轴旋转法的测试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1.2 振幅振荡法的测试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1.3 测试参数的物理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2.1 研究依据 | 第17-18页 |
1.2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SiO_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能 | 第19-26页 |
2.1 前言 | 第1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9页 |
2.3 硅微粉的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4 不同固相质量分数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5 分散剂对 SiO_2微粉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6 温度对 SiO_2微粉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| 第2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SiO_2微粉悬浮液的剪切变稀行为 | 第26-34页 |
3.1 前言 | 第26-27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7页 |
3.2.1 悬浮液的制备 | 第27页 |
3.2.2 表征 | 第27页 |
3.3 SiO_2微粉悬浮液的剪切变稀现象 | 第27-29页 |
3.4 SiO_2微粉悬颗粒团聚的形成过程 | 第29-31页 |
3.5 颗粒团聚-解聚角度分析剪切变稀机理 | 第31-32页 |
3.6 SiO_2微粉颗粒解聚和剪切变稀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SiO_2微粉悬浮液剪切作用下结构的变化过程 | 第34-43页 |
4.1 前言 | 第34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4.2.1 实验原料 | 第34-35页 |
4.2.2 表征 | 第35页 |
4.3 旋转法对悬浮液结构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4.4 小振幅振荡法对悬浮液结构的测定 | 第36-39页 |
4.5 大振幅振荡法对悬浮液结构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4.5.1 SiO_2悬浮液表观黏度与复数黏度之间的关系 | 第39页 |
4.5.2 SiO_2微粉悬浮液结构彻底破坏 | 第39-40页 |
4.6 分散剂作用下对悬浮液结构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SiO_2微粉悬浮液的触变行为 | 第43-52页 |
5.1 前言 | 第43-44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44页 |
5.2.1 悬浮液的制备 | 第44页 |
5.2.2 测试方法 | 第44页 |
5.3 触变环对 SiO_2微粉悬浮液触变性的评价 | 第44-45页 |
5.4 触变性测量的误差分析及优化 | 第45-48页 |
5.5 振荡-旋转-振荡法对 SiO_2微粉悬浮液触变性的评价 | 第48-49页 |
5.6 SiO_2微粉悬浮液触变性机理的探讨 | 第49-51页 |
5.6.1 颗粒团聚角度分析触变性机理 | 第49-50页 |
5.6.2 颗粒链角度分析触变性机理 | 第50-51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0-61页 |
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