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技术经济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2页
    1.2 隔震技术的原理与分类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隔震技术原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隔震技术特性和分类第12-14页
    1.3 隔震技术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隔震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剪力墙隔震结构算例设计第19-2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结构平面布置第19页
    2.3 结构设计参数第19-20页
    2.4 荷载参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恒荷载和活荷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风荷载和雪荷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地震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2.5 弹性计算结果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算例计算模型及软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周期和振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结构整体指标第22-2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可行性分析第25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3.2 隔震设计目标第25页
    3.3 隔震设计流程第25-26页
    3.4 隔震设计依据第26-28页
    3.5 隔震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隔震支座参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黏滞阻尼器参数第29-30页
    3.6 隔震支座布置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3.7 隔震性能指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隔震支座长期面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隔震层恢复力验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隔震层抗风验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隔震层偏心率第32-33页
    3.8 隔震效果验算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地震波选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多遇地震弹性验算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设防地震水平向减震系数验算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4 罕遇地震弹性验算第40-42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隔震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第43-6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Perform-3D中的滞回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erform-3D组件模拟原则第44页
    4.3 材料本构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钢筋本构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45页
    4.4 构件非线性属性定义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钢筋混凝土连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隔震支座第48-49页
    4.5 几何非线性第49页
    4.6 分析步骤第49页
    4.7 计算结果第4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地震波选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结构基底剪力对比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结构顶点加速度对比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结构顶点位移对比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罕遇地震结构耗能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6 罕遇地震结构损伤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7 层间位移角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8 剪力墙转角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9 连梁转角第63-65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5章 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第67-77页
    5.1 导言第67页
    5.2 结构材料用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钢筋用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混凝土用量第68页
    5.3 综合造价概预算内容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钢筋价格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混凝土价格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分部分项工程费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措施项目费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规费第75页
    5.4 工程总造价第7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结论和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本文主要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市丰台区棚户区改造策略研究
下一篇:故宫南三所建筑群布局及形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