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8页 |
第1章 家政工与家政服务关系 | 第8-15页 |
1.1 家政服务关系的法律性质分析 | 第8-13页 |
1.1.1 当前法律制定将家政服务关系定性为非劳动关系 | 第8-11页 |
1.1.2 司法实务对家政服务的定位:雇佣关系 | 第11-12页 |
1.1.3 家政工的职业观念对家政行业立法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2 现阶段家政工的劳动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劳动琐碎,休息时间无保障 | 第13页 |
1.2.2 未签订正式合同,缺乏有效维权途径 | 第13-14页 |
1.2.3 难以组织工会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家政服务关系定性应从雇佣关系过渡到劳动关系 | 第15-18页 |
2.1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 | 第15-16页 |
2.2 劳动法与雇佣关系法二分法的反思与批判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家政工劳动权益保障中的问题及回答 | 第18-22页 |
3.1 家政服务关系不属于标准劳动关系 | 第18-19页 |
3.2 家政工不符合我国劳动法律设置的劳动者标准 | 第19页 |
3.3 将家政工纳入劳动法调整的理论回答 | 第19-22页 |
第4章 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定建议 | 第22-30页 |
4.1 具体法律制度安排 | 第22-28页 |
4.1.1 采用最低工资制度 | 第23页 |
4.1.2 采用灵活的工时制 | 第23-24页 |
4.1.3 创新家政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| 第24-25页 |
4.1.4 完善配套规定,加强政府监管 | 第25-26页 |
4.1.5 建立家政工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| 第26-27页 |
4.1.6 适用案例指导制度 | 第27页 |
4.1.7 健全和完善家政工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| 第27-28页 |
4.2 提高家政工的自身综合素质 | 第28-30页 |
4.2.1 加强家政工的培训,包括风险防范意识和权利意识 | 第28页 |
4.2.2 发挥行业工会和 NGO 组织的作用 | 第28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