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操控员视线跟踪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视线跟踪技术介绍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视线跟踪技术概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视线跟踪技术主要应用领域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发展前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发展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6 论文结构第13-14页
2 系统设计第14-19页
    2.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开发平台基本配置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视频图像采集模块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头部姿态估计模块第15-16页
    2.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第16页
    2.3 操控员视线跟踪研究关键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2.4 操控员视线跟踪研究方案第17-1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3 操控员视线参数检测第19-49页
    3.1 人脸与人眼检测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脸检测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眼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瞳孔和普尔钦斑检测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瞳孔检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普尔钦斑检测第31-33页
    3.3 瞳孔跟踪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粒子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基本原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瞳孔目标跟踪过程第36-38页
    3.4 头部运动跟踪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摄像机标定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头部姿态跟踪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4 操控员视线落点估计第49-56页
    4.1 常见视线估计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二维映射模型的视线估计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三维视线估计方法第50页
    4.2 基于透视法的视线估计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四光源普尔钦斑成像原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视线估计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头部姿态数据补偿处理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5 异常显示区域与视线落点匹配研究第56-67页
    5.1 人眼特性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人眼的构造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人体双目视觉范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人眼视觉特性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第58-59页
    5.2 操控面板布局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操控面板介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操控面板显示区域划分第60-61页
    5.3 视线落点和异常显示区域的匹配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注视点和异常显示区域匹配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操控员视线跟踪系统模拟仿真实现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匹配结果评价与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6 总结和展望第67-70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67-68页
    6.2 课题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OW-BTM的网络电影评论情感分类研究
下一篇:若尔盖高寒湿地环境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系统的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