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政府网络舆情回应问题研究--以平顶山市新华区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 绪论 | 第9-2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5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20页 |
1、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18页 |
2、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8-20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结构 | 第20-21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、文献研究法 | 第21页 |
2、案例分析法 | 第21页 |
(五)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、本文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2、本文难点与不足 | 第22-23页 |
二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工具 | 第23-27页 |
(一) 相关概念概述 | 第23-25页 |
1、基层政府 | 第23页 |
2、互联网舆情 | 第23-24页 |
3、政府回应 | 第24-25页 |
(二) 研究理论工具 | 第25-27页 |
三 新华区政府舆情回应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7-43页 |
(一) 网络舆情对基层政府回应的挑战 | 第27-31页 |
1、网络舆情的出现与特点 | 第27-28页 |
2、基层政府的应对 | 第28-29页 |
3、政府声音与意见领袖的对冲 | 第29-31页 |
(二) 新华区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案例 | 第31-35页 |
1、两岁幼童遭猥亵案 | 第31-32页 |
2、旧城改造民房遭强拆案 | 第32-33页 |
3、担保公司资金断裂挤兑系列案 | 第33-35页 |
(三) 新华区政府网络舆情回应存在问题 | 第35-43页 |
1、舆情获取与整合上报速度慢 | 第35-37页 |
2、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差 | 第37-39页 |
3、回应措施实用性差 | 第39-42页 |
4、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| 第42页 |
5、在社会民意与法制之间缺失平衡性 | 第42-43页 |
四 提高基层政府网络舆情回应能力的对策 | 第43-58页 |
(一) 提升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与重视 | 第43-47页 |
1、意识到并善用网络民意是前提 | 第44-45页 |
2、与时俱进的技术能力是基础 | 第45页 |
3、提高舆情分析研判能力是关键 | 第45-46页 |
4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核心 | 第46-47页 |
(二) 提高全流程各环节应对能力 | 第47-54页 |
1、提高回应及时性 | 第47-48页 |
2、提升回应真实性 | 第48-49页 |
3、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 | 第49页 |
4、注重回应技巧 | 第49-50页 |
5、借助网民力量 | 第50-51页 |
6、丰富回应平台渠道 | 第51-53页 |
7、加大针对网络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| 第53-54页 |
(三) 完善法制体系支持和行政监管措施 | 第54-58页 |
1、完善法制建设 | 第54-56页 |
2、完善监督与问责 | 第56-58页 |
五 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