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建设岛礁的相关概念简介 | 第10-13页 |
(一) 建设岛礁法律地位引发的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1. 建设岛礁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2. 依托水下地形而建设的地物 | 第11页 |
3. 依托低潮高地而建设的地物 | 第11页 |
4. 依托天然岛屿而建设的地物 | 第11-12页 |
5. 依托岩礁而建设的地物 | 第12页 |
(二) 建设岛礁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引发的国际争端 | 第12-13页 |
二、建设岛礁的国际法原理 | 第13-16页 |
(一) 传统国际法上的建设岛礁 | 第13-14页 |
1. 添附理论下的建设岛礁 | 第13-14页 |
2. 传统国际法中建设岛礁的国家实践行为:“安娜号”案件 | 第14页 |
(二) 现代国际法上的建设岛礁 | 第14-16页 |
1. 现代国际公约对建设岛礁的规则性规定 | 第14-15页 |
2. 现代国际法原则对建设岛礁的制约 | 第15-16页 |
三、建设岛礁的法律地位分析 | 第16-23页 |
(一) 从国家实践的角度分析 | 第16-17页 |
(二) 从国际条约的角度分析 | 第17-22页 |
1. 建设岛礁是否符合“自然形成”这一构成要件的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 建设岛礁是否符合“人类居住属性”和“维持经济生活属性”的要件分析 | 第19-21页 |
3. 建设岛礁能否通过满足两个“维持”而获得岛屿地位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(三) 总结 | 第22-23页 |
四、建设岛礁的制约 | 第23-27页 |
(一) 建设岛礁行为在实施范围方面需受到限制 | 第23-25页 |
1. 拥有国家主权的岛屿、岩礁 | 第24页 |
2. 领海 | 第24-25页 |
(二) 建设岛礁的目的限制——善意原则 | 第25-26页 |
1. 出于民事而非军事目的 | 第25页 |
2. 遵循“适当顾及原则” | 第25-26页 |
(三) 建设岛礁的环境保护限制 | 第26-27页 |
五、建设岛礁法律地位在南海争端中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(一) 有利于我国提出在南海适用直线基线的主张 | 第28页 |
(二) 有助于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 | 第28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
附录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