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道德概念亮度隐喻表征及其对亮度知觉的影响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1 引言 | 第8-19页 |
| 1.1 体验认知的相关研究 | 第8-10页 |
| 1.2 概念隐喻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9页 |
| 1.2.1 抽象概念的亮度隐喻 | 第15-16页 |
| 1.2.2 道德概念的隐喻 | 第16-19页 |
| 2 问题提出 | 第19-21页 |
| 3 实验研究 | 第21-32页 |
| 3.1 实验一 道德概念的亮度隐喻表征 | 第21-26页 |
| 3.1.1 实验目的和假设 | 第21页 |
| 3.1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3.1.3 实验结果 | 第23-25页 |
| 3.1.4 讨论 | 第25-26页 |
| 3.2 实验二 判断道德词任务影响亮度知觉判断 | 第26-28页 |
| 3.2.1 实验目的和假设 | 第26页 |
| 3.2.2 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3.2.3 实验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3.2.4 讨论 | 第28页 |
| 3.3 实验三 道德亮度隐喻对亮度知觉的影响 | 第28-32页 |
| 3.3.1 实验目的 | 第28页 |
| 3.3.2 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3.3.3 实验结果 | 第30页 |
| 3.3.4 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4 综合讨论 | 第32-35页 |
| 4.1 道德概念与亮度隐喻联结的内部机制 | 第32页 |
| 4.2 道德亮度隐喻对亮度知觉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4.3 道德概念亮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| 第33-35页 |
| 5. 结论 | 第35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| 后记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