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6页 |
1.2.1 抽油机井智能控制系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9-12页 |
1.2.2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2.3 Agent 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4-16页 |
1.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抽油机嵌入式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| 第17-34页 |
2.1 有杆抽油机工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2 基于 FPGA 的嵌入式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| 第18-25页 |
2.2.1 FPGA 及 EDA 特性介绍 | 第18-22页 |
2.2.2 芯片选型 | 第22-24页 |
2.2.3 FPGA 系统组成 | 第24-25页 |
2.3 抽油机井功率信息采集处理电路设计 | 第25-31页 |
2.3.1 抽油机功率特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.2 电压、电流传感器选型 | 第27-28页 |
2.3.3 模数转换器选型 | 第28-29页 |
2.3.4 A/D 转换电路设计 | 第29-30页 |
2.3.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4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1-33页 |
2.4.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| 第31-32页 |
2.4.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| 第32页 |
2.4.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井间监测技术 | 第34-44页 |
3.1 示踪剂井间监测原理 | 第34-36页 |
3.1.1 示踪剂混合理论 | 第34-36页 |
3.1.2 示踪剂产出曲线及地层参数计算方法 | 第36页 |
3.2 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 | 第36-40页 |
3.2.1 示踪剂的选择 | 第37页 |
3.2.2 示踪剂的注入 | 第37-38页 |
3.2.3 示踪剂取样检测 | 第38-39页 |
3.2.4 示踪剂井间监测资料的解释 | 第39-40页 |
3.3 示踪剂井间监测资料的应用 | 第40-43页 |
3.3.1 示踪剂井间监测资料解决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3.3.2 应用实例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移动 Agent 技术开发 | 第44-53页 |
4.1 移动 Agent 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| 第44-47页 |
4.1.1 移动 Agent 的系统结构 | 第44-46页 |
4.1.2 移动 Agent 的关键技术 | 第46-47页 |
4.2 基于 Agent 的系统结构的提出 | 第47-49页 |
4.2.1 基于 Agent 的移动数据库结构分类 | 第47-48页 |
4.2.2 系统分层结构的设计 | 第48页 |
4.2.3 各层 Agent 的功能介绍 | 第48-49页 |
4.3 系统的关键技术 | 第49-52页 |
4.3.1 系统中 Agent 的内部结构 | 第49-50页 |
4.3.2 系统事务请求处理过程 | 第50-51页 |
4.3.3 移动 Agent 的迁移机制 | 第51-5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基于 Agent 的抽油机井的信息传输 | 第53-68页 |
5.1 抽油机井的主要信息 | 第53-58页 |
5.1.1 抽油装置及抽油泵工作原理 | 第53-54页 |
5.1.2 抽油机井功率的检测原理 | 第54-58页 |
5.2 Agent 的抽油机井信息传输系统建模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2.1 系统总体设计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2.2 基于 Agent 的抽油机井信息传输系统建模 | 第60-61页 |
5.3 基于移动 Agent 的信息传输系统模型设计 | 第61-67页 |
5.3.1 移动 Agent 的系统结构 | 第61-63页 |
5.3.2 基于移动 Agent 的网格体系结构 | 第63-64页 |
5.3.3 资源监控与发现模型的框架结构 | 第64-65页 |
5.3.4 网格资源描述信息库的设计 | 第65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详细摘要 | 第7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