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序言 | 第8-9页 |
一、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概述 | 第9-12页 |
(一) 专家辅助人的概念及其诉讼地位 | 第9-11页 |
1.专家辅助人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| 第9-10页 |
2.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| 第10-11页 |
(二)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诉讼功能 | 第11-12页 |
1.有利于弥补法官和当事人对专业知识的缺乏 | 第11页 |
2.有利于法庭对控辩双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和采纳 | 第11页 |
3.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基本人权,维护其诉讼权利 | 第11-12页 |
二、 国外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| 第12-14页 |
(一)美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| 第12-13页 |
(二) 意大利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| 第13-14页 |
三、 我国刑诉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形成背景及其存在问题 | 第14-17页 |
(一)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形成背景 | 第14-15页 |
(二) 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7页 |
1.法律诉讼地位不明确 | 第15-16页 |
2.担任专家辅助人的资质不明确 | 第16-17页 |
3.法律未规范专家辅助人出庭程序 | 第17页 |
四、 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想 | 第17-21页 |
(一)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| 第18页 |
(二)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担任资质 | 第18-19页 |
(三) 规范专家辅助人出庭程序 | 第19-20页 |
(四) 建立相关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法律监督体制 | 第20-21页 |
结语 | 第21-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4页 |
致谢 | 第24-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