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冲基金及其经理人在不同激励机制下的收益问题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3 本文主要结构和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2 对冲基金的概述 | 第12-16页 |
2.1 对冲基金的定义 | 第12页 |
2.2 对冲基金的特征 | 第12-14页 |
2.3 对冲基金的发展 | 第14页 |
2.4 对冲基金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3 对冲基金经理人的激励机制 | 第16-19页 |
3.1 激励机制的含义 | 第16页 |
3.2 显性激励机制 | 第16-18页 |
3.3 隐性激励机制 | 第18-19页 |
4 对冲基金经理人在不同激励机制下的收益问题 | 第19-27页 |
4.1 显性激励机制下的收益问题 | 第19-24页 |
4.2 隐性激励机制下的收益问题 | 第24-27页 |
4.2.1 函数假设 | 第24-25页 |
4.2.2 无声誉激励下的显性契约模型 | 第25页 |
4.2.3 声誉激励与显性契约相结合的模型 | 第25-27页 |
5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可行性及经理人激励方式分析 | 第27-35页 |
5.1 对冲基金发展的国际经验 | 第27-29页 |
5.1.1 美国的对冲基金监管 | 第27页 |
5.1.2 日本的对冲基金监管 | 第27-29页 |
5.2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可行性 | 第29-31页 |
5.2.1 我国私募基金的分类 | 第29页 |
5.2.2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29-30页 |
5.2.3 对冲基金在我国发展的对策 | 第30-31页 |
5.3 我国对冲基金经理人激励方式分析 | 第31-35页 |
5.3.1 我国对冲基金经理人当前的激励方式 | 第32页 |
5.3.2 我国对冲基金经理人激励制度面临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5.3.3 完善激励制度的建议 | 第33-35页 |
6 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