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前言 | 第12-1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1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2.1.2 调查内容 | 第14页 |
2.1.3 样本收集 | 第14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21页 |
2.2.1 研究设计 | 第14-15页 |
2.2.2 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| 第15-16页 |
2.2.3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6-21页 |
3 结果 | 第21-39页 |
3.1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和判断模型 | 第21-25页 |
3.1.1 手足口病患者基本信息 | 第21页 |
3.1.2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 | 第21-24页 |
3.1.3 重症手足口病判断模型 | 第24-25页 |
3.1.4 判断模型的评价 | 第25页 |
3.2 实验室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 | 第25-36页 |
3.2.1 手足口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研究 | 第26-31页 |
3.2.2 手足口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| 第31-35页 |
3.2.3 实验室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| 第35-36页 |
3.3 手足口病病情进展预警模型 | 第36-39页 |
3.3.1 回归和分类树模型 | 第36-38页 |
3.3.2 支持向量机模型 | 第38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5页 |
4.1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和判断模型 | 第39-41页 |
4.2 手足口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 | 第41-43页 |
4.3 手足口病病情进展预警模型 | 第43页 |
4.4 创新性与局限性 | 第43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综述 手足口病流行学研究 | 第49-65页 |
1 手足口病流行时空特征 | 第50-52页 |
2 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| 第52-55页 |
3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研究 | 第55-56页 |
4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