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2-3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一、理论价值 | 第14-15页 |
二、实践价值 | 第15页 |
第三节 文献综述 | 第15-25页 |
一、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研究 | 第15-19页 |
二、关于社会化媒体时代品牌建构问题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三、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设的研究 | 第21-25页 |
四、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| 第25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 | 第25-32页 |
一、凯勒的品牌资产金字塔模型 | 第25-28页 |
二、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 | 第28-30页 |
三、舒尔茨和邓肯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| 第30-32页 |
第五节 研究思路、方法与创新 | 第32-35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32-33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33页 |
三、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33-35页 |
第一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概述 | 第35-54页 |
第一节 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媒体时代 | 第35-41页 |
一、社会化媒体的涵义 | 第35-36页 |
二、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| 第36页 |
三、“社会化媒体”与相关范畴辨析 | 第36-38页 |
四、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 | 第38-41页 |
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展会在我国的发展 | 第41-46页 |
一、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涵义 | 第41页 |
二、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特点 | 第41-44页 |
三、政府主导型展会与商业性展会的区别 | 第44页 |
四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历程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品牌展会及品牌建构的内在逻辑 | 第46-49页 |
一、品牌释义 | 第46-47页 |
二、品牌展会的涵义 | 第47-48页 |
三、品牌建构的内在逻辑 | 第48-49页 |
第四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: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背景之一 | 第49-52页 |
一、影响展会品牌形象的形塑 | 第50页 |
二、影响展会品牌传播渠道选择 | 第50-51页 |
三、影响展会品牌接触点控制 | 第51页 |
四、影响展会组办方和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交互情况 | 第51-52页 |
第五节 公关视角下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意义 | 第52-54页 |
一、有利于塑造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品牌形象 | 第52页 |
二、有利于美好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三、有利于政府与公众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| 第53-54页 |
第二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个案分析——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为例 | 第54-70页 |
第一节 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概况 | 第54-56页 |
一、义博会简介 | 第54-55页 |
二、社会化媒体时代义博会品牌发展概况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义博会与广交会、华交会的比较分析 | 第56-60页 |
一、广交会发展概况 | 第56-58页 |
二、华交会发展概况 | 第58-59页 |
三、义博会与广交会、华交会的比较分析 | 第59-60页 |
第三节 义博会品牌发展历程解析 | 第60-67页 |
一、品牌始创时期(1995-2002) | 第61-63页 |
二、品牌培育时期(2002-2011) | 第63-65页 |
三、品牌持续发展时期(2011年至今) | 第65-67页 |
第四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背景下义博会品牌建构的启示 | 第67-70页 |
一、多元主体共同建构展会品牌 | 第67页 |
二、重视品牌识别系统的创新与发展 | 第67-68页 |
三、整合多种品牌传播渠道传播一致信息 | 第68页 |
四、强化品牌活动的专业性与多样性建设 | 第68-69页 |
五、注重展会品牌交互 | 第69-70页 |
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现状分析 | 第70-84页 |
第一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积极探索 | 第70-74页 |
一、展会品牌建构过程中的政府角色转变 | 第70-71页 |
二、展会品牌建构过程中政策支持与创新 | 第71页 |
三、逐步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 | 第71-72页 |
四、进一步完善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 | 第72-73页 |
五、积极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展会品牌建构 | 第73-74页 |
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主要困境 | 第74-79页 |
一、品牌建构主体仍较为单一 | 第74-75页 |
二、品牌定位不够精准 | 第75-76页 |
三、品牌识别缺乏个性化和独特性 | 第76-77页 |
四、品牌活动不够丰富 | 第77页 |
五、品牌创建缺乏文化内涵 | 第77-78页 |
六、品牌推广缺乏创意和整合 | 第78-79页 |
第三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困境归因 | 第79-84页 |
一、缺乏品牌意识 | 第79-80页 |
二、品牌建构能力不足 | 第80页 |
三、对社会化媒体时代公众的新特点无所适从 | 第80-81页 |
四、对品牌文化的力量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| 第81-82页 |
五、整合营销传播意识不足 | 第82-84页 |
第四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主导型展会品牌建构的战略选择与具体策略 | 第84-101页 |
第一节 多元主体:共同建构展会品牌 | 第84-87页 |
一、政府主导型展会的“利益相关者” | 第84-85页 |
二、展会品牌建构有赖于各方力量的整合 | 第85-86页 |
三、展会品牌建构中的联动机制 | 第86-87页 |
第二节 展会品牌识别系统的建构与确立 | 第87-90页 |
一、展会品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| 第87-89页 |
二、展会品牌识别中文化元素的彰显 | 第89-90页 |
三、展会品牌识别的创意 | 第90页 |
第三节 精准定位:实施展会品牌的差异化战略 | 第90-93页 |
一、市场细分与展会定位 | 第90-91页 |
二、展会品牌定位的差异化战略 | 第91-92页 |
三、展会品牌定位的具体策略 | 第92-93页 |
第四节 以整合营销传播的视野强化展会品牌推广 | 第93-95页 |
一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复合型传播 | 第93页 |
二、扩大展会品牌接触点 | 第93-94页 |
三、增进组办方与“利益相关者”的全方位互动 | 第94-95页 |
第五节 创设丰富多彩的展会品牌活动 | 第95-98页 |
一、优化展会期间内的品牌活动 | 第96-97页 |
二、丰富非展会期的品牌活动 | 第97-98页 |
第六节 展会品牌关系的社会化建构 | 第98-101页 |
一、重视展会品牌忠诚度建设 | 第98-99页 |
二、借助社会化媒体建立展会品牌社区 | 第99-101页 |
结语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