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电容器论文

超级电容器用钒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页
    1.2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第9-11页
    1.3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双电层电容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赝电容电容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混合超级电容器第14页
    1.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种类及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碳电极材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高分子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1.6 钒基纳米电极材料的概述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前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钒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钒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钒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1.7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22页
    1.8 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2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和化学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 2.2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透射电镜分析(TEM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氮吸附比表面积(BET)及孔结构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27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极的制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测试体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循环伏安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交流阻抗测试第29-31页
3 钒基纳米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1-47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品的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极制备与测试第32页
    3.3 材料表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FT-IR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SEM和TEM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.4 (NH_4)_2V_6O_(16)?1.5H_2O纳米带生长机理研究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溶胶?凝胶反应原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水热反应机理第36-42页
    3.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刺球状钒基纳米材料的合成、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7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7-48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样品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极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物相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FIIR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PS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比表面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形貌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4 生长机理研究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EG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 H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无机铵盐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5 刺球状钒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及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电解液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电位窗.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不同扫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循环稳定性测试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6 交流阻抗测试第6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5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9-70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81页
附录第81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或授权的专利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C/DC型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风力机复合材料叶片疲劳寿命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