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一 序言 | 第10-17页 | 
| (一)问题提出背景 | 第10-11页 | 
| (二)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 
| 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 
| (四)研究内容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 
| (五)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 
| 二 犯罪情境预防的基本原理 | 第17-22页 | 
| (一)犯罪情境预防的基本概念 | 第17页 | 
| (二)犯罪情境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 
| 1 犯罪预防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 
| 2 犯罪情境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 
| (三)犯罪情境预防的原理 | 第19-21页 | 
| (四)犯罪情境预防的主要方法 | 第21-22页 | 
| 三 犯罪情境预防在当前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| 第22-29页 | 
| (一)犯罪情境预防对公安工作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 
| (二)犯罪情境预防在公安工作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3-24页 | 
| (三)犯罪情境预防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现状 | 第24页 | 
| (四)犯罪情境预防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9页 | 
| 1 警力不充足工作压力大 | 第25-26页 | 
| 2 机制不完善职责不清晰 | 第26页 | 
| 3 信息多头发布处理滞后 | 第26-27页 | 
| 4 执行不到位监督不严格 | 第27页 | 
| 5 考核难量化工作不主动 | 第27-28页 | 
| 6 打击力量单一配合不到位 | 第28-29页 | 
| 四 大数据思维在犯罪情境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| 第29-40页 | 
| (一)大数据的概念 | 第29-31页 | 
| 1 大数据的基本定义 | 第29页 | 
| 2 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| 第29-31页 | 
| (二)大数据公安应用价值 | 第31-33页 | 
| (三)公安大数据建设对犯罪情境预防的重要意义 | 第33-36页 | 
| 1 有助于提升犯罪情境预防的准确性 | 第33-34页 | 
| 2 有助于把握新型犯罪手段的相似性 | 第34页 | 
| 3 有助于认识反恐维稳时代的严峻性 | 第34-35页 | 
| 4 有助于推动公安犯罪预防转型的主动性 | 第35-36页 | 
| (四)公安大数据应用在犯罪情境预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| 第36-37页 | 
| 1 大量非结构化基础信息获取不方便 | 第36页 | 
| 2 信息数据采集有缺失漏管现象 | 第36页 | 
| 3 数据应用与现实需求尚有很大差距 | 第36-37页 | 
| 4 互联网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| 第37页 | 
| (五)产生薄弱环节的深层次原因 | 第37-40页 | 
| 1 标准规范不统一需求提炼不够 | 第37-38页 | 
| 2 警务人员对大数据认知不充分 | 第38页 | 
| 3 情报信息获取被动信息实效有限 | 第38页 | 
| 4 数据信息存在间隙连通共享程度低 | 第38-39页 | 
| 5 警务人员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低 | 第39-40页 | 
| 五 基于大数据应用开发推动基层公安机关犯罪情境预防工作 | 第40-61页 | 
| (一)基于大数据的犯罪情境预防策略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环节 | 第40-42页 | 
| 1 基于大数据的犯罪情境预防策略的基本原理 | 第40页 | 
| 2 基于大数据的犯罪情境预防策略运行环节 | 第40-42页 | 
| (二)基于大数据应用开发推动基层公安机关犯罪情境预防 | 第42-61页 | 
| 1 规范标准,做好顶层设计 | 第42-44页 | 
| 2 正确把握大数据理念、培育大数据思维 | 第44-45页 | 
| 3 重视硬件建设着力解决保障问题 | 第45-47页 | 
| 4 运用大数据分析引导犯罪情境预防的警种联动 | 第47-54页 | 
| 5 重视人才培养 | 第54-56页 | 
| 6 依托预警APP推进大平台建设 | 第56-61页 | 
| 结论 | 第61-6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