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6页 |
1.1.1 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| 第12-13页 |
1.1.2 介入治疗方法及血管支架 | 第13-16页 |
1.2 内皮化 | 第16-18页 |
1.2.1 血管内皮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6-17页 |
1.2.2 再内皮化 | 第17-18页 |
1.3 NO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8-19页 |
1.4 贻贝灵感化学及仿生内皮涂层的构建 | 第19-22页 |
1.4.1 贻贝灵感化学的探索 | 第19-20页 |
1.4.2 多巴胺的特性 | 第20-21页 |
1.4.3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涂层的设计 | 第21-22页 |
1.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2-25页 |
1.5.1 选题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5.2 研究方案和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5.3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5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涂层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3 涂层的材料学表征 | 第26-29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检测 | 第26页 |
2.3.2 涂层厚度检测 | 第26-27页 |
2.3.3 粒径检测 | 第27页 |
2.3.4 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| 第27页 |
2.3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检测 | 第27-28页 |
2.3.6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检测 | 第28页 |
2.3.7 电子顺磁共振(EPR)检测 | 第28页 |
2.3.8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(MALDI-MS)检测 | 第28-29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6页 |
2.4.1 涂层表面形貌 | 第29页 |
2.4.2 涂层厚度 | 第29-30页 |
2.4.3 粒径大小 | 第30-31页 |
2.4.4 表面水接触角 | 第31-32页 |
2.4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| 第32-33页 |
2.4.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| 第33-34页 |
2.4.7 电子顺磁共振 | 第34-35页 |
2.4.8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| 第38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8页 |
3.2 实验原理及方法 | 第38-41页 |
3.2.1 一氧化氮分析仪及标准曲线 | 第38-40页 |
3.2.2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性能检测 | 第40-41页 |
3.2.3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的稳定性检测 | 第41页 |
3.2.4 仿生内皮功能支架涂层的力学性能检测 | 第41页 |
3.3 结果和讨论 | 第41-45页 |
3.3.1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性能及规律 | 第41-43页 |
3.3.2 一氧化氮催化释放的稳定性 | 第43-44页 |
3.3.3 支架表面涂层的力学性能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NO催化释放涂层及改性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| 第46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实验材料及准备 | 第46-47页 |
4.2.1 细胞实验材料及准备 | 第46-47页 |
4.2.2 动物实验材料及准备 | 第47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47-52页 |
4.3.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(HUVECs)的培养 | 第47-48页 |
4.3.2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(HUASMCs)的培养 | 第48页 |
4.3.3 HUVECs的粘附和增殖 | 第48-49页 |
4.3.4 内皮细胞的迁移 | 第49-50页 |
4.3.5 HUASMCs的粘附和增殖 | 第50页 |
4.3.6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 | 第50页 |
4.3.7 HUVECs与HUASMCs的共培养 | 第50页 |
4.3.8 半体内循环动物实验 | 第50-51页 |
4.3.9 改性支架动物体内植入实验 | 第51-52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3页 |
4.4.1 HUVECs生长行为的评价 | 第52-56页 |
4.4.2 HUASMCs生长行为的评价 | 第56-58页 |
4.4.3 HUVECs与HUASMCs的共培养评价 | 第58-60页 |
4.4.4 半体内循环动物实验评价 | 第60-61页 |
4.4.5 改性支架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评价 | 第61-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