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设计论文

活断层地区隧道衬砌抗震稳定性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第8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活断层与地震灾害的关系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隧道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隧道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隧道抗震减震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5-16页
第二章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活动断层特性第16-22页
    2.1 阔克萨隧道工程概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隧道概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区域地质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2.2 活断层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活断层的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活断层对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在活断层地带修建隧道应充分考虑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活动性断层对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活断层地带修建铁路、公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1-22页
第三章 活断层地区隧道加固圈对衬砌抗震影响的研究第22-53页
    3.1 加固圈的形式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加固圈对衬砌抗震影响的数值分析第23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隧道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震波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形式的加固圈对衬砌抗震影响的对比第2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小结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全环间隔注浆加固圈厚度的优化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位移响应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应力响应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减震层对衬砌抗震的影响第53-72页
    4.1 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第54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隧道力学参数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位移分析对比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应力分析对比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加速度响应分析对比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小结第63页
    4.2 减震层厚度优化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无加固圈情况下横向减震层优化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置全环间隔注浆加固圈情况下横向减震层优化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小结第68-69页
    4.3 衬砌节段长度优化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应力对比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小结第70-71页
    4.4 结构措施对衬砌抗震影响的权重第71-72页
第五章 超挖法在隧道抗震中的运用第72-80页
    5.1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隧道参数第73-74页
    5.2 工况 1 和工况 2 的对比分析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位移对比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应力对比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速度响应对比第78-79页
    5.3 总结第79-8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LJ900流动式架桥机仿真分析研究
下一篇: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桥剪力滞效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