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铁凝小说中乡土书写的两歧性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录 | 第9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第一章 铁凝小说中乡土书写两歧性的呈现形态 | 第13-30页 |
| 第一节 诗意乡村与向往现代文明 | 第13-19页 |
| 一、清淡自然诗意醇郁的乡村言说 | 第13-16页 |
| 二、乡村物质匮乏、精神愚昧与渴望现代文明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节 现代文明的灾难与忧思 | 第19-24页 |
| 一、灾难:社会失范带给乡村的尴尬与迷茫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生存困境的忧思 | 第21-24页 |
| 第三节 乡土文化的坚守与重估 | 第24-30页 |
| 一、传统道德的固守与张扬 | 第24-26页 |
| 二、乡村传统文化的重估 | 第26-30页 |
| 第二章 铁凝小说中乡土书写两歧性的审美特征 | 第30-38页 |
| 第一节 乡村“他者”叙事视角的独特选择 | 第30-33页 |
| 一、民间话语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二、“城裔城籍”知识分子平视视角的运用 | 第31-33页 |
| 第二节 启蒙叙事与日常叙事的融合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节 诗意语言与反讽艺术 | 第35-38页 |
| 一、诗意语言的表达 | 第35-36页 |
| 二、反讽艺术的运用 | 第36-38页 |
| 第三章 铁凝小说中乡土书写两歧性的生成 | 第38-44页 |
| 第一节 作家情感转变与文学观念的变化 | 第38-41页 |
| 一、作家情感认识的转变 | 第38-40页 |
| 二、文学观念的变化 | 第40-41页 |
| 第二节 显性与隐性共存的恋土情结 | 第41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