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“庄稼”书写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.1 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 | 第9-11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3 研究意义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:乡村空间的“庄稼”书写 | 第14-32页 |
| 2.1 农民对“庄稼”的依赖弱化 | 第14-20页 |
| 2.1.1 农民对“麦收”的态度转变 | 第15-18页 |
| 2.1.2 农民对“粮食”的价值产生怀疑 | 第18-20页 |
| 2.2 顽强的“庄稼”捍卫行为变得无望 | 第20-25页 |
| 2.3 告别“庄稼”的选择使乡村发生裂变 | 第25-32页 |
| 2.3.1 乡村的面貌变得萧条 | 第25-28页 |
| 2.3.2 乡村的诗意遭到破坏 | 第28-32页 |
| 第三章 :城市空间的的“庄稼”书写 | 第32-49页 |
| 3.1 “庄稼进城”展示的精神困境 | 第32-38页 |
| 3.1.1 “庄稼”书写的乡村依赖 | 第33-36页 |
| 3.1.2 “庄稼”书写的身份焦虑 | 第36-38页 |
| 3.2 “庄稼进城”展示的城乡关系 | 第38-49页 |
| 3.2.1 “庄稼进城”书写的城乡冲突 | 第38-43页 |
| 3.2.2 “庄稼进城”书写的城乡互补 | 第43-49页 |
| 第四章 :回归家园的“庄稼”书写 | 第49-60页 |
| 4.1 “忘本”与庄稼的神性拯救 | 第50-53页 |
| 4.2 “寻根”与庄稼的图腾寄托 | 第53-57页 |
| 4.3 回归家园的工业化努力 | 第57-60页 |
| 结语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