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理学论文

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的药理学研究及初步安全性评价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2页
    1.1 抗生素类药物研究进展第15页
    1.2 四环素类药物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四环素类药物的发展历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四环素类药物的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1.3 土霉素的研究进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抑菌机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药理作用及应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药效学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药动学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毒性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土霉素残留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-22页
第2章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第22-27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品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菌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其他试剂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2.2 仪器与设备第23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菌种的活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梯度浓度药物琼脂平板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对不同菌株的MIC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第24-26页
    2.5 讨论与结论第26-27页
第3章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第27-36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药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动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其他试剂及耗材第27-28页
    3.2 仪器与设备第28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给药及采样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溶液的配制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色谱条件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加标回收实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精密度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定量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数据处理第30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专属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标准曲线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回收率的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精密度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药动学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5 讨论与结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提取液的选择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方法评价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药动学分析第35-36页
第4章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小鼠急性亚急性毒性研究第36-44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药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动物第36页
    4.2 仪器与设备第36-37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第38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 4.5 讨论与结论第43-44页
第5章 烷基三甲铵钙土霉素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研究第44-56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药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动物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其他试剂及耗材第44-45页
    5.2 仪器与设备第45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给药及采样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溶液的配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色谱条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样品的前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加标回收实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精密度的测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给药后不同组织中土霉素浓度的测定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色谱行为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标准曲线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回收率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精密度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给药后各组织中的残留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5.5 讨论与结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纯化方法的优化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方法评价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残留消除规律第55-56页
结论与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5-66页
附录B 溶液的配制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质谱法直接区分和测定恩替卡韦立体异构体及其机理研究
下一篇:金银花多糖/薄荷多糖/O-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表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