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| 第19-26页 |
2.1 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1 壳与壳公司 | 第19页 |
2.1.2 借壳上市与反向购买 | 第19-20页 |
2.2 借壳上市的操作方式 | 第20页 |
2.3 借壳上市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3.2 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21页 |
2.3.3 效率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4 寻租理论 | 第22页 |
2.3.5 动因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 企业并购效应的评价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4.1 财务指标评价法 | 第23-24页 |
2.4.2 非财务指标评估法 | 第24页 |
2.4.3 事件研究法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| 第26-36页 |
3.1 案例背景介绍 | 第26页 |
3.2 借壳上市双方概况 | 第26-31页 |
3.2.1 借壳公司海澜之家的介绍及发展情况 | 第26-30页 |
3.2.2 壳公司凯诺科技的介绍及发展情况 | 第30-31页 |
3.3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交易流程和具体方案 | 第31-32页 |
3.3.1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交易流程 | 第31页 |
3.3.2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具体方案 | 第31-32页 |
3.4 交易后股权控制关系变化及股权稀释情况 | 第32-36页 |
3.4.1 交易前双方股权控制关系及变化情况 | 第32-34页 |
3.4.2 交易完成后双方股权控制关系 | 第34页 |
3.4.3 交易完成后股权结构变化及股权稀释情况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| 第36-56页 |
4.1 海澜之家的上市选择分析 | 第36-40页 |
4.1.1 壳公司的选择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1.2 收购形式的选择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1.3 壳公司业务资产处理方式的选择分析 | 第40页 |
4.2 交易动因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.1 企业内部因素 | 第40-44页 |
4.2.2 外部环境因素 | 第44页 |
4.3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效应分析 | 第44-56页 |
4.3.1 长期绩效分析 | 第44-50页 |
4.3.2 公司层面的发展战略效应 | 第50-52页 |
4.3.3 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| 第52-53页 |
4.3.4 并购后股东财富增值效应 | 第53-56页 |
第5章 案例启示及借鉴 | 第56-60页 |
5.1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启示 | 第56-58页 |
5.1.1 上市方式的选择 | 第56页 |
5.1.2 壳资源选择时注重企业战略并购和产业链的整合 | 第56-57页 |
5.1.3 理性对待借壳效应制定长远战略 | 第57-58页 |
5.2 对于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建议 | 第58-60页 |
5.2.1 合理选择壳资源 | 第58页 |
5.2.2 加强上市后的企业整合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