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黄伞化学成分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1.1 多糖 | 第12-13页 |
1.1.2 萜类化合物 | 第13页 |
1.1.3 其它化学成分 | 第13页 |
1.2 黄伞药理活性 | 第13-15页 |
1.2.1 免疫调节作用 | 第14页 |
1.2.2 抗肿瘤作用 | 第14-15页 |
1.2.3 其他药理作用 | 第15页 |
1.3 讨论与结论 | 第15-16页 |
1.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细胞的分离、纯化培养 | 第17-24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17-19页 |
2.2.1 实验动物 | 第17-18页 |
2.2.2 实验器材 | 第18页 |
2.2.3 实验器材处理 | 第18页 |
2.2.4 主要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2.5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| 第19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3.1 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、培养 | 第19-20页 |
2.3.2 细胞的冻存、复苏及传代培养 | 第20-21页 |
2.4 实验结果 | 第21-22页 |
2.5 讨论及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黄伞次级代谢物的粗分离 | 第24-28页 |
3.1 引言 | 第24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3.2.1 实验菌种 | 第24页 |
3.2.2 实验器材 | 第24-25页 |
3.2.3 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3.3.1 黄伞次级代谢物的粗提取 | 第25-26页 |
3.3.2 黄伞次级代谢物的预处理 | 第26页 |
3.3.3 母液的配置 | 第26-27页 |
3.4 实验结果 | 第27页 |
3.5 讨论及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黄伞次级代谢物对5种细胞增殖的研究 | 第28-35页 |
4.1 引言 | 第28-29页 |
4.2 实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4.2.1 实验细胞和动物 | 第29页 |
4.2.2 实验器材 | 第29页 |
4.2.3 实验试剂 | 第29页 |
4.2.4 试剂的配置 | 第29-30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4.3.1 MTT法对细胞增殖的检测 | 第30-31页 |
4.4 实验结果 | 第31-33页 |
4.5 讨论及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黄伞次级代谢物对细胞凋亡的研究 | 第35-45页 |
5.1 引言 | 第35页 |
5.2 实验材料 | 第35-36页 |
5.2.1 实验细胞和动物 | 第35页 |
5.2.2 实验器材 | 第35-36页 |
5.2.3 实验试剂 | 第36页 |
5.2.4 试剂配置 | 第36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36-39页 |
5.3.1 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观察 | 第36-37页 |
5.3.2 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对细胞凋亡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5.3.3 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对细胞凋亡的检测 | 第38-39页 |
5.4 实验结果 | 第39-44页 |
5.4.1 黄伞次级代谢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5.4.2 黄伞次级代谢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5.5 讨论及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HPLC对黄伞次级代谢物分离纯化 | 第45-52页 |
6.1 引言 | 第45页 |
6.2 实验材料 | 第45-46页 |
6.2.1 实验菌种 | 第45页 |
6.2.2 实验细胞和动物 | 第45页 |
6.2.3 实验器材 | 第45-46页 |
6.2.4 主要试剂 | 第46页 |
6.3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6.3.1 黄伞次级代谢物的分离和纯化 | 第46-47页 |
6.4 实验结果 | 第47-50页 |
6.5 讨论及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7.1 全文主要结论 | 第52-53页 |
7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