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1 镁渣脱硫剂应用于干法脱硫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2 湿法脱硫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1.2.3 脱硫剂溶解特性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2.4 改性脱硫剂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1 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2.2 样品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3 溶解特性实验设计 | 第25-26页 |
2.4 湿法脱硫实验设计 | 第26-27页 |
2.5 分析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自然冷却镁渣湿法脱硫性能实验研究 | 第29-47页 |
3.1 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实验 | 第29-31页 |
3.1.1 温度对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1.2 粒径对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 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2.1 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动力学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2.2 自然冷却镁渣溶解特性动力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自然冷却镁渣湿法脱硫研究 | 第34-45页 |
3.3.1 自然冷却镁渣湿法脱硫过程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.2 自然冷却镁渣脱硫产物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3.3 粒径对自然冷却镁渣脱硫性能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3.4 反应温度对自然冷却镁渣脱硫性能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3.5 烟气成分对自然冷却镁渣脱硫性能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3.6 钙硫比对镁渣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镁渣激冷水合改性湿法脱硫性能研究 | 第47-57页 |
4.1 炽热镁渣激冷水合溶解特性实验 | 第47-52页 |
4.1.1 激冷温度对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4.1.2 水合时长对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1.3 水合温度对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2 炽热镁渣激冷水合湿法脱硫研究 | 第52-56页 |
4.2.1 激冷温度对镁渣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2.2 水合时长对激冷镁渣的脱硫性能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2.3 水合温度对激冷镁渣的脱硫性能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镁渣添加剂改性湿法脱硫性能研究 | 第57-67页 |
5.1 添加剂改性炽热镁渣对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5.1.1 有机酸对添加剂改性炽热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1.2 无机盐对添加剂改性炽热镁渣溶解特性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5.2 添加剂改性镁渣湿法脱硫研究 | 第61-66页 |
5.2.1 有机酸改性对镁渣脱硫能力影响 | 第61-63页 |
5.2.2 无机盐改性对镁渣脱硫能力影响 | 第63-6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