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家畜论文--羊论文

绵羊BMPR-IB和GDF9基因SNPs及GDF9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

摘要第4-6页
Summary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5页
    1 前言第13页
    2 分子标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单链构象多态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5-16页
    3 BMPR-IB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4 GDF9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优缺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6 研究绵羊品种特征简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甘肃高山细毛羊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6.2 蒙古羊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6.3 小尾寒羊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6.4 无角陶赛特羊第23页
    7 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-25页
第二章 绵羊BMPR-IB基因CDS区597、746、1113位点的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第25-54页
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动物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的试验仪器和设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验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常规试剂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试验溶液的配置第26页
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试验动物血液采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基因组DNA提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基因组DNA的检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紫外线分光光度检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BMPR-IB基因引物的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 PCR反应体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 PCR反应程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7 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2 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图像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9 PCR产物回收及测序第30页
    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杂合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有效等位基因数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多态性系含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Hardy-Weinberg平衡状态检验第31-32页
    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基因组DNA提取的结果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目的产物PCR扩增的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扩增的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扩增的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扩增的结果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 PCR-SSCP实验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PCR-SSCP实验结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PCR-SSCP实验结果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PCR-SSCP实验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 不同基因型产物的测序结果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测序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测序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测序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 不同绵羊品种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3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.3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7 多态性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1 BMPR-IB基因CDS区597位点的互作效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2 BMPR-IB基因CDS区746位点的互作效应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7.3 BMPR-IB基因CDS区1113位点的互作效应第50-51页
    5 讨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 遗传学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基因型与产羔性能的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6 小结第53-54页
第三章 绵羊GDF9基因第一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第54-63页
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54页
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试验动物血液采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基因组DNA提取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基因组DNA的检测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GDF9基因引物的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 PCR反应体系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 PCR反应程序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6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7 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2 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图像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9 PCR产物回收及测序第56页
    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第56页
    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基因组DNA提取的结果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目的产物PCR扩增的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 PCR-SSCP实验结果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 不同基因型产物的测序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 不同绵羊品种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7 多态性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5 讨论第61-62页
    6 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GDF9基因在不同繁殖力绵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分析第63-70页
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动物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的试验仪器和设备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验试剂第63页
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试验动物各组织样的采集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总RNA的提取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RNA的检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反转录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引物设计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2.6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.1 PCR反应体系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.2 PCR反应程序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2.7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65页
    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第65页
    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基因组RNA提取的结果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目的产物PCR扩增的结果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溶解曲线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 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第67-68页
    5 讨论第68-69页
    6 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结论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附表1:试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第77-78页
附录1:基因组DNA提取第78-79页
附录2:紫外线分光光度检测第79-80页
附录3:RNA提取的步骤第80-81页
附录4:反转录步骤第81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作者简介第83-84页
导师简介第84-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绵羊品种BMP-15基因的SNPs和mRNA及其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
下一篇: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现状调查及妊娠后期母羊补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