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物理光学(波动光学)论文--偏振与色散论文

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1.2 超振荡现象第10页
    1.3 超振荡器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9页
    1.4 有待亟需解决的问题第19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2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相关理论第22-32页
    2.1 径向偏振光第22-23页
    2.2 衍射的角谱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标量衍射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矢量角谱传播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径向偏振光的矢量角谱传播第26-28页
    2.4 粒子群算法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2页
3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设计与仿真第32-56页
    3.1 二值相位径向偏振光聚焦器件透射函数第32页
    3.2 径向偏振光入射光场参数的获取第32-35页
    3.3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矢量角谱衍射的超振荡器件设计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3.4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优化设计结果第38-43页
    3.5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仿真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仿真实物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结果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设计与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结果比较第48-50页
    3.6 结构参数对聚焦器件的影响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不同基底对聚焦器件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氮化硅不同宽度和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4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的加工与测试第56-74页
    4.1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加工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透镜的结构参数与加工版图绘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透镜的加工工艺流程第57-58页
    4.2 透镜扫描电镜表征第58页
    4.3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实验测试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超振荡器件测试系统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测试结果第61-64页
    4.4 测量结果分析第64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测试结果与Comsol Multiphysics比较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误差分析第67-7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5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5.1 论文工作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附录第82-90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2页
    B. 径向偏振光超振荡聚焦器件结构参数(器件半径 500λ)第82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模拟SO42-沉降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碳源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
下一篇:脐带缆结构力学性能与疲劳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