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狩猎、野生动物驯养论文--各种野生动物驯养论文

马来穿山甲的圈养场所设计及日常饲养管理的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7页
英文摘要第7-8页
1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穿山甲的分类与分布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穿山甲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个体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食性特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居住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行为特征第15页
    1.3 穿山甲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数量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贸易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人文意识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-23页
2 圈养马来穿山甲的建厂选址及仿生态圈舍设计第23-30页
    2.1 建厂选址及仿生态圈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必要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可行性第23页
    2.2 资料收集与实地调察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穿山甲生存环境指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单因子指标覆盖范围(国内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现存基地调查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调查结果第27页
    2.3 仿生态圈舍设计第27-30页
3 马来穿山甲适应圈养环境后的日常行为规律第30-41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地点概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饲养场地建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研究材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研究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3.2 统计结果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行为谱定义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开始活动时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活动持续时间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行为分配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分析与讨论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开始活动时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活动持续时间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行为分配第35-41页
4 圈养马来穿山甲的日常流程第41-46页
    4.1 圈养马来穿山甲的步骤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第一阶段:引入圈养阶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第二阶段:适应圈养阶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第三阶段:常规圈养阶段第43-44页
    4.2 讨论与建议第44-46页
5 结论与展望第46-4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4页
附录第54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禽C3d-P29.n(1,2,4)-HA(H9N2)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
下一篇:中国沿海短蛸(Octopus ocellatus)谱系地理格局与适应性分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