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

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模式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8-10页
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现状与不足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第三方支付立法现状与不足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第三方支付立法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第三方支付立法的不足第11-13页
    1.2 股权众筹法律困境第13-14页
    1.3 P2P网贷立法模式现状与不足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立法模式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立法模式不足第14-16页
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立法模式实践第16-19页
    2.1 美国第三方支付立法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欧盟第三方支付立法第17-19页
第三章 股权众筹立法模式实践第19-26页
    3.1 美国股权众筹立法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《JOBS法案》的立法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立法模式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3.2 英国众筹立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3 日本众筹立法第24-26页
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立法模式实践第26-32页
    4.1 美国P2P立法第26-28页
    4.2 英国P2P立法第28-30页
    4.3 韩国P2P立法第30-32页
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发展关系与立法模式第32-37页
    5.1 美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关系与立法模式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两者关系形成原因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两者关系对立法模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5.2 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关系与立法模式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殊背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两者关系定位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立法模式选择分析第36-37页
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模式的选择建议第37-44页
    6.1 互联网金融立法模式选择考量因素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不同法系立法理念的不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关系平衡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金融效率、公平与秩序的价值考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金融科技兴起对立法模式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6.2 互联网金融立法模式选择的建议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调整上位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低位阶立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强化软法治理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保护研究
下一篇:我国普惠金融法律规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