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中学建筑设计研究--以关中地区为例
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1.1 课题产生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1.1.1 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| 第10-11页 |
| 1.1.2 绿色学校是中学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| 第11-12页 |
| 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12页 |
| 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1.4 课题的研究框架 | 第17-18页 |
| 1.5 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2 绿色学校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| 第19-27页 |
| 2.1 绿色学校建筑概述 | 第19-20页 |
| 2.1.1 绿色学校的发展 | 第19页 |
| 2.1.2 绿色学校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| 第19-20页 |
| 2.2 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2.2.1 结合气候的设计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基于生态技术策略的设计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基于高技术的设计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2.3 绿色中学建筑实例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2.3.1 都江堰市李冰中学 | 第23-24页 |
| 2.3.2 梅溪湖长郡中学 | 第24-2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3 关中地区中学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| 第27-50页 |
| 3.1 关中地区中学建筑概况 | 第27页 |
| 3.2 校园总体布局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3.2.1 调研学校总体概况 | 第27-29页 |
| 3.2.2 学校总体布局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3.2.3 校园绿化与室外场地现状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3.3 建筑单体与围护结构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3.3.1 建筑单体概况 | 第33-34页 |
| 3.3.2 建筑体形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3.3.3 建筑外围护结构构造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3.4 教室室内环境分析 | 第37-46页 |
| 3.4.1 教室光环境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3.4.2 教室热环境分析 | 第42-46页 |
| 3.5 学校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3.5.1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3.5.2 能耗使用现状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4 关中地区绿色中学建筑设计研究 | 第50-76页 |
| 4.1 关中地区影响绿色中学建筑设计的因素 | 第50-52页 |
| 4.1.1 关中地区的气候特征 | 第50页 |
| 4.1.2 关中地区资源情况 | 第50-51页 |
| 4.1.3 中学建筑使用特点 | 第51-52页 |
| 4.2 校园场地设计 | 第52-59页 |
| 4.2.1 总平面布局 | 第52-56页 |
| 4.2.2 校园绿化 | 第56-58页 |
| 4.2.3 校园活动场地 | 第58-59页 |
| 4.3 建筑单体设计 | 第59-63页 |
| 4.3.1 建筑体形 | 第59-62页 |
| 4.3.2 空间分区 | 第62-63页 |
| 4.4 围护结构设计 | 第63-74页 |
| 4.4.1 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| 第63-65页 |
| 4.4.2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| 第65-66页 |
| 4.4.3 窗洞.面积 | 第66-70页 |
| 4.4.4 建筑遮阳设计 | 第70-74页 |
| 4.5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设计 | 第74-75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5 结论 | 第76-79页 |
| 5.1 本研究结论 | 第76-78页 |
| 5.2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| 附录 | 第84-88页 |
|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