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1.2 概念阐释 | 第9页 |
1.2.1 药品安全监管 | 第9页 |
1.2.2 药品流通监管 | 第9页 |
1.2.3 药品使用监管 | 第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3 简要评述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2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现状分析 | 第14-24页 |
2.1 药品使用监管部门现状分析 | 第14-18页 |
2.1.1 药品使用监管体制情况 | 第14页 |
2.1.2 药品使用监管法律法规情况 | 第14-15页 |
2.1.3 药品使用监管人员情况 | 第15-18页 |
2.2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现状分析 | 第18-24页 |
2.2.1 医疗机构分布情况 | 第19-21页 |
2.2.2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化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2.3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从业人员情况 | 第22页 |
2.2.4 医疗机构药品用设施设备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2.5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管理情况 | 第23-24页 |
3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问题和原因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8页 |
3.1.1 监管部门间职责边界不清 | 第24-25页 |
3.1.2 药品使用监管不规范 | 第25页 |
3.1.3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水平低 | 第25-26页 |
3.1.4 药品使用监管人员专业技能不熟练 | 第26-27页 |
3.1.5 药品使用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滞后 | 第27-28页 |
3.2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2.1 药品使用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28-29页 |
3.2.2 药品使用监管制度不完善 | 第29-30页 |
3.2.3 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标准不统一 | 第30页 |
3.2.4 无专职药品监管人员 | 第30-31页 |
3.2.5 药品使用计算机化管理水平低 | 第31-32页 |
4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改进方案设计及论证 | 第32-38页 |
4.1 国内外药品安全监管的经验 | 第32-33页 |
4.1.1 国外药品使用监管经验 | 第32-33页 |
4.1.2 国内药品使用监管经验 | 第33页 |
4.2 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改进方案 | 第33-35页 |
4.2.1“监管部门+医疗机构”双推进监管的构建原则和要求 | 第33-34页 |
4.2.2“监管部门+医疗机构”双推进监管的主要内容 | 第34-35页 |
4.3 方案可行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3.1 政策支持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3.2 技术支持分析 | 第36页 |
4.3.3 实施效果预测 | 第36-38页 |
5 提升盘锦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工作的建议 | 第38-47页 |
5.1 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制度 | 第38-40页 |
5.1.1 制定部门间协调机制 | 第38页 |
5.1.2 制定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现场检查标准 | 第38-39页 |
5.1.3 制定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问题整改指导原则 | 第39页 |
5.1.4 建立统一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| 第39-40页 |
5.2 加强药品使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| 第40-42页 |
5.2.1 建立专职药品监管队伍 | 第40-41页 |
5.2.2 加强药品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| 第41页 |
5.2.3 完善药品监管人员培训机制 | 第41-42页 |
5.3 提升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水平 | 第42-43页 |
5.3.1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 | 第42页 |
5.3.2 提升医疗机构药品用硬件保障水平 | 第42页 |
5.3.3 逐步推进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信息化 | 第42-43页 |
5.4 建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风险管理体系 | 第43-44页 |
5.4.1 实行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分级分类管理 | 第43-44页 |
5.4.2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 | 第44页 |
5.5 推进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社会共治 | 第44-47页 |
5.5.1 加大药品安全知识宣传 | 第45页 |
5.5.2 加强药品质量安全救济渠道宣传 | 第45-46页 |
5.5.3 强化药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工作 | 第46页 |
5.5.4 充分利用药学会等第三方资源力量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