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--传感器的应用论文

基于变阶Markov和LSTM的位置预测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难点和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贡献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第13-16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基础第16-24页
    2.1 轨迹数据获取技术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位置预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位置预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的位置预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Markov模型的位置预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预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各预测模型比较第18-19页
    2.3 相关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DBSCAN聚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P聚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refixSpan算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Markov模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LSTM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基于变阶Markov的位置预测第24-40页
    3.1 预测模型框架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3.2 数据预处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速度的噪声点过滤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区域一致性停留点提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DBSCAN的轨迹提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轨迹转换第28页
    3.3 基于位置向量的用户聚类第28-29页
    3.4 变阶Markov模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于字典树的Markov设计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频繁序列的动态阶数确定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时间滑动窗口设计第33页
    3.5 基于变阶Markov的位置预测算法评估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实验条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位置数据预处理性能评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基于变阶Markov的位置预测性能评估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复杂度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基于LSTM的位置预测第40-52页
    4.1 预测模型框架设计第40-42页
    4.2 特征向量提取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Word2Vec的位置向量提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天气及时间周期的特征向量整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滑动窗口的轨迹划分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位置预测第46-47页
    4.4 基于LSTM的位置预测结果评估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验条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LSTM的位置预测性能评估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与变阶Markov模型位置预测对比第48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第52-62页
    5.1 位置预测服务器端架构第52-53页
    5.2 数据存储Mysql设计第53-56页
    5.3 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预处理模块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变阶Markov模块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LSTM模型模块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数据库服务模块第58-59页
    5.4 系统验证第59-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 结束语第62-64页
    6.1 本文主要工作与贡献第62-63页
    6.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深度学习的说话人识别研究
下一篇:基于深度学习的空域图像目标检测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