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皮科论文--现代医学皮肤病、性病论文

槿柏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

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符号说明第15-16页
文献综述部分第16-40页
    综述一 中医对脂溢性皮炎的研究进展第1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 脂溢性皮炎的病名沿革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 中医对脂溢性皮炎的病因病机认识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26-28页
    综述二 脂溢性皮炎主要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 马拉色菌感染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 皮脂的分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 免疫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 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功能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36-40页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40-59页
    1 研究目的第40页
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究对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研究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3 临床资料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诊断标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病例选择标准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观察指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疗效判定第44-45页
    4 统计方法第45页
    5. 流程图第45-46页
    6 研究结果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病例入组情况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2 一般资料比较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3 治疗结果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 皮损复发情况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5 不良反应情况第53页
    7 研究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8 讨论部分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8.1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8.2 脂溢性皮炎与风邪的关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8.3 脂溢性皮炎的外治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8.4 槿柏洗剂的由来及药物组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8.5 基于导师经验的脂溢性皮炎治疗思路浅析第57-59页
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59-93页
    前言第59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动物实验第60-77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一 豚鼠马拉色菌感染模型的构建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前言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菌株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模型评价指标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结果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 皮损情况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 感染区皮损总积分(X±S)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 真菌镜检、培养阳性率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结论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 讨论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二 槿柏洗剂对马拉色菌感染豚鼠模型血清INF-γ、IL-4、IL-2、IL-10的影响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前言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及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动物造模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分组及给药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取样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实验指标检测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 统计方法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 结果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1 实验动物情况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 各组豚鼠模型IL-2、INF-γ检测结果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3 四组实验豚鼠血清IL-4、IL-10含量测定情况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4 实验分析及讨论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三 槿柏洗剂对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模型的抑菌作用研究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前言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药物制备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对象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试剂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器材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模型、药物及方法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实验疗效评价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豚鼠皮肤感染区皮损评分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治疗后豚鼠皮肤感染区皮肤真菌培养菌落数及真菌转阴率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组织病理学检测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统计方法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实验结果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 实验各组皮损积分比较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 真菌治愈率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 真菌培养菌落数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 治疗后各组病理改变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 讨论第76-77页
    第二节 细胞实验部分第77-93页
        前言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一 糠秕马拉色菌感染Hacat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对其增殖的影响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细胞及菌株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细胞培养方法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菌悬液配置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细胞增殖检测方法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统计方法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实验结果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讨论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二 槿柏洗剂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及器材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中药贮备液配制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实验方法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细胞复苏及传代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MTT法测定中药提取液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药物细胞毒性评价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统计方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实验结果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 讨论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实验三 槿柏洗剂对糠秕马拉色菌与Hacat细胞共培养模型IL-8、sICAM-1、TLR-2的影响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及器材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试剂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设备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 细胞及马拉色菌培育方法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 中药贮备液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 实验方法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 检测步骤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 统计方法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 实验结果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1 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-8与sICAM-1含量变化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 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LR-2含量变化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 讨论第91-93页
全文结论第93-96页
结语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99页
附录第99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通调带脉法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
下一篇:基于JNK信号传导通路探讨丹枝饮对EMs盆腔血瘀微环境的作用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