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电线路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| 第10-46页 |
2.1 传统电流差动保护 | 第10-15页 |
2.2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 | 第15-17页 |
2.2.1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新原理 | 第15页 |
2.2.2 区外故障时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| 第15-16页 |
2.2.3 区内故障时差动保护的灵敏性 | 第16-17页 |
2.3 复平面上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 | 第17-22页 |
2.3.1 传统比率制动特性的电流差动保护 | 第17-19页 |
2.3.2 标积制动的电流差动保护 | 第19-21页 |
2.3.3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 | 第21-22页 |
2.4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分析比较 | 第22-35页 |
2.4.1 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影响 | 第22-28页 |
2.4.2 过渡电阻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2.4.3 线路重载及系统振荡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2.5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扩展原理 | 第35-37页 |
2.6 变斜率的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| 第37-44页 |
2.6.1 动作特性分析 | 第37-42页 |
2.6.2 几种特殊情况的考虑 | 第42-43页 |
2.6.3 变斜率判据的扩展原理 | 第43-4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基于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新原理的综合判据 | 第46-54页 |
3.1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 | 第46页 |
3.2 综合判据提出 | 第46-47页 |
3.3 综合判据动作特性分析 | 第47-51页 |
3.4 几种综合判据方案 | 第51-52页 |
3.5 综合判据的扩展原理 | 第52-5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仿真分析 | 第54-67页 |
4.1 仿真实现方法 | 第54-56页 |
4.2 500 kV 系统仿真分析 | 第56-65页 |
4.2.1 内部故障仿真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2.2 外部故障仿真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2.3 外部故障互感器饱和仿真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2.4 内部经高阻故障仿真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3 总结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