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概述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2-18页 |
一、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二、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三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在财产损失中的地位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分类 | 第18-21页 |
一、反射损失 | 第18-19页 |
二、转移损失 | 第19页 |
三、公共市场、运输通道和公用设施的关闭所致损失 | 第19-20页 |
四、对错误信息、建议和专业服务的信赖所致损失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案件的几种典型处理模式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上的实用主义处理模式 | 第21-25页 |
一、过失侵权下的纯粹经济损失责任排除规则 | 第22-24页 |
二、责任排除规则的突破 | 第24页 |
三、限制责任扩张的技术手段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德国的保守主义处理模式 | 第25-29页 |
一、侵权法的保护 | 第26-27页 |
二、合同法的保护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法国的放任主义处理模式 | 第29-32页 |
一、侵权法的保护 | 第29-30页 |
二、合同法的保护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的现状及构建 | 第32-44页 |
第一节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案件的现实考察 | 第32-34页 |
一、蓝田股份虚假陈述案(不实陈述案型) | 第32-33页 |
二、上海方舟案(营业损失案型) | 第33页 |
三、“阿加米能号”钩断电缆案(停工损失案型) | 第33页 |
四、王保富诉三信律师所案(遗嘱案型) | 第33-34页 |
五、深圳升航诉武汉力兴案(产品责任案型) | 第34页 |
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正当性辩驳 | 第34-37页 |
一、对“诉讼闸门”理论和“抑制”理论的疑问 | 第34-35页 |
二、对“各种价值排序”理论的思考 | 第35页 |
三、合同法和侵权法的关系问题 | 第35-36页 |
四、“确定性”理论和保险因素的质疑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我国现行法对纯粹经济损失的包容性 | 第37-44页 |
一、《侵权责任法》第2 条为“纯粹经济损失”概念提供了融入立法的可能 | 第37页 |
二、《侵权责任法》及相关立法存在将“纯粹经济损失”类型化的可能 | 第37-39页 |
三、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努力 | 第39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0-53页 |
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