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1 IR的概述 | 第10-11页 |
2 肝脏IR | 第11-18页 |
2.1 肝脏IR的特征 | 第11页 |
2.2 肝脏IR在代谢综合症中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2.3 肝脏葡萄糖的生成 | 第12-14页 |
2.4 FoxO1转录因子在肝脏葡萄糖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| 第14-15页 |
2.4.1 FoxO1转录因子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 | 第14页 |
2.4.2 FoxO1转录因子对肝脏糖异生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2.5 PI3K/Akt/FoxO1与肝脏IR | 第15-18页 |
2.5.1 PI3K/Akt/FoxO1信号途径对糖代谢的调控 | 第15-16页 |
2.5.2 PI3K/Akt/FoxO1信号通路与肝脏IR | 第16-18页 |
3 运动对肝脏IR的干预作用 | 第18-20页 |
3.1 运动对IR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3.2 运动对肝脏IR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4 KGM对肝脏IR的干预作用 | 第20-22页 |
4.1 KGM的保健功能 | 第20-22页 |
4.1.1 调节糖代谢 | 第20-21页 |
4.1.2 调节脂质代谢 | 第21页 |
4.1.3 减肥 | 第21页 |
4.1.4 预防及治疗便秘 | 第21页 |
4.1.5 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 | 第21-22页 |
4.1.6 提高抗癌及免疫力 | 第22页 |
4.2 KGM对肝脏IR的作用 | 第22页 |
5 小结与展望 | 第22-24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24-56页 |
0 前言 | 第24页 |
1 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24-28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24页 |
1.2 实验动物分组及饲养 | 第24-25页 |
1.3 运动训练方案 | 第25页 |
1.4 总体实验方案 | 第25页 |
1.5 实验取材 | 第25页 |
1.6 指标的测定 | 第25-27页 |
1.6.1 空腹血糖(FPG)的测定 | 第25页 |
1.6.2 空腹血清胰岛素(FINS)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1.6.3 肝脏PI3K、Akt、FoxO1、PEPCK、G-6-Pase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1.6.4 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 | 第27页 |
1.6.5 肝组织蛋白的测定 | 第27页 |
1.7 统计学分析 | 第27-28页 |
2 结果 | 第28-36页 |
2.1 各组实验大鼠不同时期的体重变化 | 第28-29页 |
2.2 各组大鼠肝脏PEPCK、G-6-Psae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29-31页 |
2.2.1 各组大鼠肝脏PEPCK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2.2.2 各组大鼠肝脏G-6-Pase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2.3 各组大鼠FPG、FINS、HOMA-IR的变化 | 第31-34页 |
2.3.1 各组大鼠FPG水平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2.3.2 各组大鼠FINS水平的变化 | 第32页 |
2.3.3 各组大鼠HOMA-IR的变化 | 第32-34页 |
2.4 各组大鼠肝脏PI3K、Akt、FoxO1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4-36页 |
2.4.1 各组大鼠肝脏PI3K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4页 |
2.4.2 各组大鼠肝脏Akt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2.4.3 各组大鼠肝脏FoxO1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3 分析与讨论 | 第36-43页 |
3.1 高脂高糖膳食诱导大鼠肝脏IR的形成及其生理机制 | 第36-39页 |
3.1.1 高脂高糖膳食诱导大鼠肝脏IR的形成 | 第36-38页 |
3.1.2 高脂高糖膳食诱导大鼠肝脏IR形成的生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3.2 有氧运动对肝脏IR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| 第39-41页 |
3.2.1 有氧运动对肝脏IR形成的干预作用 | 第39-40页 |
3.2.2 有氧运动干预高脂高糖膳食大鼠肝脏IR形成的机制 | 第40-41页 |
3.3 KGM对肝脏IR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| 第41-42页 |
3.3.1 KGM对肝脏IR形成的干预作用 | 第41-42页 |
3.3.2 KGM干预肝脏IR形成的机制 | 第42页 |
3.4 有氧运动联合KGM对肝脏IR形成的交互作用及其机制 | 第42-43页 |
3.4.1 有氧运动联合KGM对肝脏IR形成的交互作用 | 第42-43页 |
3.4.2 有氧运动联合KGM干预肝脏IR形成的机制 | 第43页 |
4 结论 | 第43-44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44-56页 |
第三部分:致谢 | 第56-57页 |
第四部分: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