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刘勰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条件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从儒、道结合看魏晋玄学的形成 | 第10-19页 |
一 道家的自然观与儒家的“文质彬彬”观 | 第11-12页 |
二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2-19页 |
第二节 魏晋玄学与刘勰文学自然观的关系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刘勰文学自然观的构成 | 第22-37页 |
第一节 “文之枢纽”:《文心》自然观的建构 | 第22-28页 |
一 道、圣、经————关于文学自然的思想基础 | 第23-26页 |
二 纬、骚————关于文学自然的创新理解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自然:渗透于整个文学创作过程当中 | 第28-32页 |
一 情感之自然 | 第28-30页 |
二 语言之自然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文术:文章通向自然的必然之径 | 第32-37页 |
一 “因利骋节”————文章达到自然的最佳际遇 | 第32-34页 |
二 “秉心养术”————文章达到自然的审美情怀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刘勰文学自然观之评价 | 第37-42页 |
第一节 刘勰文学自然观的独特性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“唯务折衷”————刘勰论“文”的独有方式 | 第39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