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干供暖空调方式的(火用)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低火用理念及低火用技术 | 第14-39页 |
2.1 评价能量价值的物理量-火用 | 第14-17页 |
2.2 能量利用率 | 第17-22页 |
2.2.1 能效率 | 第17-20页 |
2.2.2 火用效率 | 第20-22页 |
2.3 能分析与火用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4 火用平衡方程式与火用损失 | 第25-32页 |
2.4.1 孤立系统的火用平衡方程与火用损失 | 第25-28页 |
2.4.2 封闭系统的火用平衡方程式和火用损失 | 第28-30页 |
2.4.3 开口系统的火用平衡方程式和火用损失 | 第30-32页 |
2.5 低火用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6 低火用理论指导下的节能手段 | 第33-38页 |
2.6.1 热泵技术 | 第33-34页 |
2.6.2 以辐射为主的毛细管网栅换热技术 | 第34页 |
2.6.3 蒸发制冷 | 第34-36页 |
2.6.4 太阳能空调 | 第36-37页 |
2.6.5 热电冷联产 | 第37-3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火用分析法在以电为能源的供暖方式中的应用 | 第39-47页 |
3.1 供暖形式的介绍 | 第39-41页 |
3.2 电取暖器与家用热泵空调的对比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2.1 一次能源效率的计算 | 第41-43页 |
3.2.2 火用效率的计算 | 第43-44页 |
3.3 电锅炉与热泵机组的对比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3.1 一次能源效率的计算 | 第44-45页 |
3.3.2 火用效率的计算 | 第45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大温差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47-66页 |
4.1 大温差空调系统 | 第47-48页 |
4.2 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2.1 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 | 第48页 |
4.2.2 冷却水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2.3 冷冻水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4 空调末端的火用分析 | 第50页 |
4.2.5 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 工程实例的计算 | 第51-62页 |
4.3.1 常规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3.2 大温差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| 第53-62页 |
4.4 常规空调系统与大温差空调系统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5 空调系统的能耗与火用损失对比 | 第63-6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录Ⅰ—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