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埃舍尔版画风格形成原因 | 第11-17页 |
1.1 德梅斯基塔对埃舍尔艺术表现方式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 结缘意大利南部为埃舍尔版画创作提供素材 | 第12-13页 |
1.3 阿尔汗布拉宫的摩尔艺术对埃舍尔周期性镶嵌画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4 战与个性对埃舍尔版画专注理性思维的影响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埃舍尔版画风格的形式特征 | 第17-30页 |
2.1 细密而规整的排线 | 第17-18页 |
2.2 形的魅力 | 第18-20页 |
2.2.1 具象与抽象几何形的并置 | 第18-19页 |
2.2.2 平面与立体的转换 | 第19-20页 |
2.3 黑白灰三色入画 | 第20-23页 |
2.4 多变的构图 | 第23-24页 |
2.5 曲线透视的创新 | 第24-26页 |
2.6 装饰性——周期性图形镶嵌 | 第26-30页 |
第3章 埃舍尔版画风格的主题表现 | 第30-38页 |
3.1 科学主题 | 第30-34页 |
3.1.1 空间螺旋系列与默比乌斯带 | 第30-31页 |
3.1.2 球镜系列与黎曼曲面 | 第31-32页 |
3.1.3 错位系列与彭罗斯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1.4 晶体系列与柏拉图立体 | 第33-34页 |
3.2 时空主题 | 第34-38页 |
3.2.1 无穷探索 | 第34-36页 |
3.2.2 未知空间的探索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埃舍尔版画风格对后世的启示 | 第38-44页 |
4.1 埃舍尔版画中体现的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 | 第38-41页 |
4.2 艺术家之责任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