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缩略词表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综述:miRNA和宫颈癌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6-51页 |
1 miRNA的概述 | 第16-28页 |
1.1 miRNA的定义与产生 | 第16-17页 |
1.2 miRNA的作用机制 | 第17-18页 |
1.3 mRNA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1.3.1 miRNA的高度保守性 | 第19页 |
1.3.2 miRNA的时序表达特异性 | 第19页 |
1.3.3 miRNA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| 第19-20页 |
1.4 miRNA的生物学功能 | 第20页 |
1.5 miRN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| 第20-24页 |
1.5.1 miRNA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 | 第20-22页 |
1.5.2 miRNA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 | 第22-23页 |
1.5.3 miRNA调控肿瘤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| 第23页 |
1.5.4 miRNA调控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| 第23-24页 |
1.6 miRNA的检测技术 | 第24-26页 |
1.7 miRNA在血液中的稳定性 | 第26-28页 |
2 miRNA与宫颈癌的相关研究 | 第28-32页 |
3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| 第32-40页 |
3.1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| 第32页 |
3.2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| 第32-33页 |
3.3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 | 第33-37页 |
3.4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治疗 | 第37-40页 |
3.4.1 手术治疗 | 第37-38页 |
3.4.2 非手术治疗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51页 |
第二章 :miR-21在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 | 第51-7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3页 |
1.1 材料 | 第51-53页 |
1.1.1 基本资料 | 第51页 |
1.1.2 实验仪器 | 第51-52页 |
1.1.3 实验试剂 | 第52页 |
1.1.4 实验用具的处理 | 第52-5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53-63页 |
2.1 血液样本的处理 | 第53页 |
2.2 清中miRNA的提取 | 第53-54页 |
2.3 实验步骤 | 第54-55页 |
2.4 miRNA的定量及纯度测定 | 第55页 |
2.5 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55-57页 |
2.5.1 电泳的基本原理 | 第55-56页 |
2.5.2 琼脂糖凝胶电泳有许多优点 | 第56-57页 |
2.5.3 试剂的配制 | 第57页 |
2.5.4 电泳步骤 | 第57页 |
2.6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| 第57-58页 |
2.6.1 实验原理 | 第57页 |
2.6.2 实验步骤 | 第57-58页 |
2.7 荧光定量PCR | 第58-62页 |
2.7.1 荧光定量PCR定义 | 第58-59页 |
2.7.2 荧光染料法 | 第59页 |
2.7.3 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定量PCR的基本过程 | 第59页 |
2.7.4 SYBR Green Ⅰ的优点 | 第59页 |
2.7.5 SYBR Green Ⅰ的缺点 | 第59页 |
2.7.6 荧光定量PCR的几个基本概念 | 第59-60页 |
2.7.7 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的原理 | 第60-61页 |
2.7.8 Hairpin-itTM miRNAs qPCR Quatitation Assay步骤 | 第61页 |
2.7.9 实验方法 | 第61-62页 |
2.8 测序 | 第62-63页 |
3 数据分析 | 第63页 |
4 结果 | 第63-68页 |
5 讨论 | 第68-71页 |
6 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三章 :miR-21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| 第72-10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2-75页 |
1.1 材料 | 第72-73页 |
1.1.1 细胞系 | 第72页 |
1.1.2 主要试剂 | 第72-73页 |
1.1.3 主要仪器 | 第73页 |
1.2 实验器材的处理 | 第73-75页 |
2 实验方法和步骤 | 第75-82页 |
2.1 细胞的复苏、换液、传代、冻存、计数 | 第75-77页 |
2.2 miR-21-mimic与miR-21-inhibitor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 | 第77-81页 |
2.2.1 转染实验原理 | 第77-78页 |
2.2.2 miR-21-mimic与miR-21-inhibitor的序列 | 第78页 |
2.2.3 实验步骤 | 第78-80页 |
2.2.4 转染12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 | 第80页 |
2.2.5 转染48h后的SiHa细胞提取miRNA的步骤 | 第80-81页 |
2.3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| 第81页 |
2.4 荧光定量PCR | 第81-82页 |
3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82页 |
4 miR-21对SiHa细胞增殖、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| 第82-86页 |
4.1 MTT增殖实验 | 第82-84页 |
4.1.1 MTT原理 | 第82-83页 |
4.1.2 MTT实验步骤 | 第83-84页 |
4.2 侵袭实验 | 第84-85页 |
4.2.1 实验原理 | 第84-85页 |
4.2.3 细胞侵袭实验步骤 | 第85页 |
4.3 迁移实验 | 第85-86页 |
4.3.1 细胞迁移实验步骤 | 第85-86页 |
5 统计分析 | 第86页 |
6 实验结果 | 第86-99页 |
6.1 细胞转染实验结果 | 第86-93页 |
6.2 MTT增殖实验结果 | 第93-94页 |
6.3 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| 第94-96页 |
6.4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 | 第96-99页 |
7 讨论 | 第99-101页 |
8 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