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国际 GNSS 服务组织(IGS)及其星历产品 | 第13-16页 |
1.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GPS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 | 第17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观测模型 | 第17-23页 |
2.2.1 传统的无电离层组合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.2 相位/伪距半和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3 误差及其改正方法 | 第23-33页 |
2.3.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| 第23-25页 |
2.3.2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| 第25-28页 |
2.3.3 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| 第28-33页 |
2.4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GPS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相关技术处理 | 第34-64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超快速星历 IGU 的实时获取 | 第34-38页 |
3.2.1 IGS 数据文件存放结构及文件名解析 | 第34-35页 |
3.2.2 断点续传程序设计 | 第35-38页 |
3.3 超快速星历 IGU 内插算法的选取与比较 | 第38-49页 |
3.3.1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 | 第38-39页 |
3.3.2 连分式插值算法 | 第39-41页 |
3.3.3 艾特金逐步插值算法 | 第41-42页 |
3.3.4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| 第42-47页 |
3.3.5 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法 | 第47-48页 |
3.3.6 各加密算法的效能比较 | 第48-49页 |
3.4 单频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| 第49-55页 |
3.4.1 矩形域最小二乘曲面拟合电离层格网值步骤 | 第52-54页 |
3.4.2 电离层格网实时外推步骤 | 第54页 |
3.4.3 算例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5 周跳的探测和修复 | 第55-60页 |
3.5.1 多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定义 | 第55-57页 |
3.5.2 多频伪距/载波数据组合的周跳探测和修复原理 | 第57页 |
3.5.3 算例分析 | 第57-60页 |
3.6 参数估计和整周模糊度的处理 | 第60-62页 |
3.6.1 Kalman 滤波简介及其对整周模糊度的处理 | 第60-62页 |
3.6.2 双向 Kalman 滤波对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参数的估计 | 第62页 |
3.7 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基于 OEM 板卡下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实现 | 第64-81页 |
4.1 引言 | 第64页 |
4.2 RS-232C 串行通信协议及 OEMV-2 板卡简介 | 第64-68页 |
4.2.1 RS-232C 标准和串行通信协议 | 第64-66页 |
4.2.2 NovAtel OEMV-2 性能指标 | 第66-67页 |
4.2.3 NMEA-0183 导航协议 | 第67-68页 |
4.3 OEMV-2 板卡数据获取与解析技术 | 第68-74页 |
4.3.1 NMEA-0183 导航协议的命令发送格式及数据解析 | 第68-69页 |
4.3.2 获取原始观测信息命令发送格式及数据解析 | 第69-71页 |
4.3.3 其它相关命令的发送格式及数据解析 | 第71-72页 |
4.3.4 RS232 串口控件和 OEMV-2 板卡数据解析类的设计 | 第72-74页 |
4.4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软件设计 | 第74-79页 |
4.4.1 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 | 第74-75页 |
4.4.2 软件模块设计 | 第75-79页 |
4.5 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五章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软件精度分析 | 第81-91页 |
5.0 引言 | 第81页 |
5.1 静态定位精度分析 | 第81-84页 |
5.2 动态定位精度分析 | 第84-90页 |
5.2.1 静态仿动态实验 | 第84-85页 |
5.2.2 机载实验 | 第85-87页 |
5.2.3 船载实验 | 第87-88页 |
5.2.4 刚体旋转实验 | 第88-90页 |
5.3 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