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问题与内容 | 第17-22页 |
1.2.1 关键问题 | 第17-19页 |
1.2.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2.3 本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数据分发传输系统概述 | 第22-50页 |
2.1 数据分发传输的典型拓扑结构 | 第22-27页 |
2.1.1 集中式拓扑结构 | 第22-24页 |
2.1.2 分层式拓扑结构 | 第24页 |
2.1.3 树形拓扑结构 | 第24-25页 |
2.1.4 环形拓扑结构 | 第25页 |
2.1.5 几何拓扑结构 | 第25-26页 |
2.1.6 不规则拓扑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2 对等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3 对等网络的搜索机制介绍 | 第28-30页 |
2.3.1 非结构化的对等网络搜索机制 | 第28-29页 |
2.3.2 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搜索机制 | 第29-30页 |
2.4 流媒体 | 第30-50页 |
2.4.1 P2P 流媒体系统 | 第32-34页 |
2.4.2 P2P 流媒体系统研究现状 | 第34-38页 |
2.4.3 P2P 流媒体关键技术和其研究情况 | 第38-49页 |
2.4.4 总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基于动态增长率的分层复杂网络拓扑构造模型 | 第50-63页 |
3.1 拓扑建模类别 | 第50-55页 |
3.1.1 随机图拓扑模型 | 第51页 |
3.1.2 层次结构拓扑模型 | 第51-52页 |
3.1.3 偏好增长拓扑模型 | 第52-54页 |
3.1.4 现有模型的不足 | 第54-55页 |
3.2 网络性质的衡量参数 | 第55-56页 |
3.2.1 节点度的分布 | 第55页 |
3.2.2 聚类系数 | 第55-56页 |
3.2.3 平均路径长度 | 第56页 |
3.3 互联网拓扑性质 | 第56-57页 |
3.3.1 幂率分布 | 第56-57页 |
3.3.2 层次性 | 第57页 |
3.3.3 健壮性和脆弱性 | 第57页 |
3.4 DRBML 互联网拓扑建模 | 第57-63页 |
3.4.1 建模的思路 | 第57-58页 |
3.4.2 建模的步骤 | 第58-59页 |
3.4.3 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59-62页 |
3.4.4 结论与探讨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衡量数据分发均衡性的网络占用测算模型 | 第63-84页 |
4.1 数据分发传输优化方式 | 第64-73页 |
4.1.1 ISP 主导的优化 | 第64-67页 |
4.1.2 P2P 软件主导的优化 | 第67-73页 |
4.2 网络占用测算模型 | 第73-75页 |
4.2.1 模型定义 | 第73-74页 |
4.2.2 最小网络占用值 | 第74-75页 |
4.3 常见的数据分发模式 | 第75-79页 |
4.3.1 点播模式 | 第75页 |
4.3.2 BT 模式 | 第75-76页 |
4.3.3 图形 Steiner 最小生成树模式 | 第76-78页 |
4.3.4 最小生成树模式 | 第78页 |
4.3.5 香槟塔传播模式 | 第78-79页 |
4.4 网络占用测算模型的的应用 | 第79-83页 |
4.4.1 在小规模模拟教育网的应用 | 第79-81页 |
4.4.2 在模拟互联网的应用 | 第81-83页 |
4.5 结论 | 第83-84页 |
第五章 高吞吐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| 第84-104页 |
5.1 TCP 概念及发展 | 第84-87页 |
5.1.1 TCP 简介 | 第84-85页 |
5.1.2 TCP 协议的发展 | 第85-86页 |
5.1.3 拥塞和拥塞控制 | 第86-87页 |
5.2 对 TCP 和 UDP 的改进 | 第87-95页 |
5.2.1 传统传输协议在高带宽高时延网络中的困境 | 第87-88页 |
5.2.2 对 TCP 协议的改进 | 第88-93页 |
5.2.3 基于 UDP 的改进协议 | 第93-95页 |
5.3 高吞吐可靠传输协议(ABRU) | 第95-104页 |
5.3.1 设计思路 | 第95-101页 |
5.3.2 性能分析说明 | 第101-102页 |
5.3.3 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第六章 分区动态集簇分发网络拓扑 | 第104-116页 |
6.1 数据分发传输网络拓扑设计的挑战 | 第104-106页 |
6.2 动态集簇分发网络的模型设计 | 第106-113页 |
6.2.1 设计思路 | 第106页 |
6.2.2 设计简介 | 第106-107页 |
6.2.3 模块功能简介 | 第107-109页 |
6.2.4 模块工作原理及算法 | 第109-112页 |
6.2.5 模型特点 | 第112-113页 |
6.3 实验网络测试及估算 | 第113-115页 |
6.3.1 实验网络构建 | 第113-114页 |
6.3.2 实验方法 | 第114页 |
6.3.3 实验结果 | 第114-115页 |
6.4 利用网络占用测算模型进行网络拥塞估算 | 第115-11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6-119页 |
7.1 论文的主要贡献 | 第116-117页 |
7.2 进一步工作 | 第117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0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2页 |
附件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