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其他金融组织论文

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1-22页
2 风险投资项目的特征与投资评价第22-36页
    2.1 风险投资的内涵与特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险投资的定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投资项目的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2.2 风险投资的生命周期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3 风险投资的风险偏好第25页
    2.4 风险投资决策过程第25-27页
    2.5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净现值(NPV)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比率估计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内部收益率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CAPM资本定价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德尔菲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层次分析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6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第33-36页
3 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36-41页
    3.1 A创投公司基本情况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 3.2 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现有风险投资项目选择原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现有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体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现有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流程第39页
    3.3 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9-41页
4 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第41-53页
    4.1 优化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的目标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基于行业因素和生命周期因素构建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“种子期”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“导入期”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“成长期”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“成熟期”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6-47页
    4.3 A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价过程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评价模型的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价方法的设计第48-53页
5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第53-74页
    5.1 M项目——某科技公司第5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项目基本情况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评价指标分析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项目评价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与原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论的对比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2 N项目——某开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64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项目基本情况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评价指标分析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项目评价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与原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论的对比分析第72-74页
6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障碍与保障机制第74-79页
    6.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障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信息不对称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分析第76页
    6.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保障机制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保障机制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主观性问题的保障机制第77-79页
7 结论与展望第79-80页
附录第80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--以成都银行为例
下一篇: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