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劳动法论文

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目录第6-8页
前言第8-11页
一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及性质第11-20页
    (一)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区别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大学生实习的区别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兼职的区别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性质分析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资格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中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6-20页
二、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及问题第20-28页
    (一) 勤工俭学法律规制的缺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现行勤工俭学立法规定过时落后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缺乏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立法规定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 认定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困境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我国劳动法中未对劳动者进行定义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勤工俭学劳动者主体地位立法空白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 缺乏对勤工俭学大学生意外伤害法律保护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勤工俭学不适用工伤保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适用侵权法难维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用人单位违约责任难追究第25-26页
    (四) 相关主体对勤工俭学大学生的责任缺失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政府部门未尽保护责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高校忽视大学生勤工俭学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企业逃避大学生勤工俭学责任第26-28页
三、 美国、德国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8-33页
    (一) 美国有关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立法规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规定大学生具有劳动者身份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大学生工作特别许可和劳动时间特别规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最低工资标准的特别规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 工作的来源第29页
    (二) 德国有关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的立法规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雇员的范围包括学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时间严格限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工作岗位上严格限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 意外保险保障第30页
    (三) 美国、德国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规定的启示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勤工俭学特别许可制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制订工作岗位、工作时间的限制性规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 享受意外伤害保险第31-33页
四、 我国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第33-39页
    (一) 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保护第33-34页
    (二) 明确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者主体资格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 确定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地位第35-36页
    (四) 完善勤工俭学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障途径第36页
    (五) 立法明确勤工俭学相关主体的职责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 政府部门制定相关规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 明确规定高校对勤工俭学的职责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 加强企业用工监督和处罚第37-39页
结束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3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
下一篇: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福利供给的动力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