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应麟《史书占毕》及其史学理论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一、 选题缘由 | 第7页 |
二、 研究现状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胡应麟生平及著述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书香世家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独嗜古籍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著述宏富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《史书占毕》的史学理论 | 第19-48页 |
第一节 胡应麟论史家修养 | 第19-30页 |
一、 公心直笔——正直史家的基本要求 | 第19-23页 |
二、 不避强御——敢于直笔的史家气质 | 第23-25页 |
三、 史有别才——专家修史的特殊要求 | 第25-30页 |
第二节 胡应麟论史书编纂 | 第30-41页 |
一、 “繁简合作”的史文要求 | 第30-32页 |
二、 “专任”与“久任”的著述要求 | 第32-35页 |
三、 小说入史的史料观 | 第35-39页 |
四、 “傍引博据”的史注观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胡应麟的史学批评方法 | 第41-48页 |
一、 尊古不贱今 | 第41-43页 |
二、 举其全齐其本 | 第43-45页 |
三、 比较评论 | 第45-48页 |
第三章 胡应麟与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发展 | 第48-64页 |
第一节 胡应麟论刘知幾 | 第48-53页 |
一、 补充说明 | 第48-50页 |
二、 批评指正 | 第50-53页 |
第二节 胡应麟论郑樵 | 第53-59页 |
一、 指正郑樵《艺文志略》 | 第54-55页 |
二、 总论郑樵学术 | 第55-57页 |
三、 批评郑樵“妄议班固” | 第57-59页 |
第三节 胡应麟的治学特点 | 第59-64页 |
一、 重视考证 | 第59-61页 |
二、 忌成心重公心 | 第61-62页 |
三、 贵博而尤贵精 | 第62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5页 |
附录:胡应麟学术谱系 | 第65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