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经营困境和发展思路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3 评述 | 第17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8-20页 |
1.4.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4.2 本文可能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 | 第20-27页 |
2.1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1.1 股权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1.2 内部治理机制 | 第21-22页 |
2.2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经营现状 | 第22-27页 |
2.2.1 发展规模 | 第22-23页 |
2.2.2 业务构成 | 第23-24页 |
2.2.3 收益现状 | 第24-25页 |
2.2.4 风险控制 | 第25页 |
2.2.5 客户分布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经营绩效评估 | 第27-38页 |
3.1 评价模型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3.2 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28-32页 |
3.2.1 构建指标的原则 | 第28页 |
3.2.2 指标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2.3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0-31页 |
3.2.4 计算权重 | 第31-32页 |
3.2.5 一致性检验 | 第32页 |
3.3 实证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3.1 确定指标权重 | 第32-35页 |
3.3.2 评判标准 | 第35-36页 |
3.4 评估结果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经营困境及原因分析 | 第38-46页 |
4.1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经营困境 | 第38-40页 |
4.1.1 业务开展困难 | 第38-40页 |
4.1.2 风险集中度高 | 第40页 |
4.2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经营困境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2.1 市场定位偏差 | 第40-42页 |
4.2.2 公司治理缺陷 | 第42-43页 |
4.2.3 财政政策支持不足 | 第43-44页 |
4.2.4 相关金融政策缺位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稳健经营的政策建议 | 第46-51页 |
5.1 提高业务经营水平 | 第46-48页 |
5.1.1 拓宽存款来源 | 第46页 |
5.1.2 创新贷款模式 | 第46-48页 |
5.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8-49页 |
5.2.1 优化股权结构 | 第48页 |
5.2.2 完善内部管理 | 第48页 |
5.2.3 健全绩效薪酬机制 | 第48-49页 |
5.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| 第49-51页 |
5.3.1 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| 第49页 |
5.3.2 完善金融配套措施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