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1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生物质能简介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利用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藻类生物质能 | 第14-16页 |
1.3 藻类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 | 第16-29页 |
1.3.1 生物转换技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热化学转换技术 | 第18-26页 |
1.3.3 其他转换技术 | 第26-29页 |
1.4 选题依据、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9-31页 |
1.4.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| 第29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31-38页 |
2.1 实验药品和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 浒苔基本物化性质分析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.1 工业分析 | 第32页 |
2.2.2 元素分析 | 第32页 |
2.2.3 组分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3 浒苔热液化过程 | 第34-36页 |
2.3.1 浒苔的采集及处理 | 第34页 |
2.3.2 浒苔水热液化过程 | 第34-35页 |
2.3.3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过程 | 第35-36页 |
2.4 表征方法 | 第36-38页 |
2.4.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36页 |
2.4.2 气相色谱分析(GC) | 第36页 |
2.4.3 气相-质谱连用分析(GC-MS) | 第36页 |
2.4.4 X 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36-37页 |
2.4.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(SEM) | 第37页 |
2.4.6 元素分析 | 第37页 |
2.4.7 热值分析 | 第37页 |
2.4.8 氨气程序升温吸附分析(NH_3-TPD)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浒苔水热液化过程研究 | 第38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8页 |
3.2 浒苔基本物化性质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2.1 工业分析结果 | 第38页 |
3.2.2 元素分析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2.3 组分分析结果 | 第39页 |
3.3 液化条件对浒苔水热液化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3.3.1 液化温度对浒苔水热液化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2 液化时间对浒苔水热液化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3.3 料液比对浒苔水热液化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3.4 催化剂 Na_2CO_3对浒苔水热液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4 浒苔水热液化产物性质分析 | 第43-51页 |
3.4.1 浒苔水热液化气体产物分析 | 第43页 |
3.4.2 浒苔水热液化所得生物油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4.3 浒苔水热液化所得残渣分析 | 第46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过程研究 | 第53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3页 |
4.2 液化条件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2.1 液化温度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2.2 液化时间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2.3 料液比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55页 |
4.2.4 碱性催化剂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3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产物性质分析 | 第56-64页 |
4.3.1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气体产物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3.2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所得生物油分析 | 第57-61页 |
4.3.3 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所得残渣分析 | 第61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固体酸 SO_4~(2-)/Fe_2O_3在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中的应用 | 第66-75页 |
5.1 引言 | 第66页 |
5.2 固体酸 SO_4~(2-)/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| 第66-69页 |
5.2.1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66页 |
5.2.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2.3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3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5.3.1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5.3.2 催化剂焙烧时间对浒苔乙醇溶剂热液化的影响 | 第70页 |
5.4 液化条件对热液化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5.4.1 液化温度对热液化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4.2 液化时间对热液化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5 生物油性质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5.1 FT-IR 分析 | 第72页 |
5.5.2 GC-MS 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5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2 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7-88页 |
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